【新春走基层】一碗汤圆暖糯甜

2021-02-27 11:59:50 作者: 【新春走基层

新疆网讯(记者宋建华 盖煜 梁乐 王艳红 江斌 伟通讯员孙靖雯 薛晓慧)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在万家团圆、共祝夸姣之时,许多各行各业的奋斗者仍然据守在岗位上,守护着这座城市。在这团圆的日子里,让咱们跟从据守人员的亲人,为他们送上一碗热汤圆,并道一声“辛苦了”。

26日上午,在乌鲁木齐站,李蕴华为出乘的老公送去汤圆。 (记者王艳红摄)

列车行李员:

不到一分钟的团圆

2月26日,暴雪中的乌鲁木齐分外冰冷,14时45分,在乌鲁木齐站,李蕴华拎着一个保温壶站在站台上,遥望着延伸至站外的铁轨线。

14时50分,伴随着响亮的鸣笛声,一趟列车慢慢进站,这是由上海开往伊宁的Z305次列车,李蕴华的老公胡成群,是这趟列车的行李员。依照运转时刻,这趟列车将在乌鲁木齐站停20分钟。

“今日元宵节,他还要持续值乘,我就专门煮了他爱吃的黑芝麻馅的汤圆送过来。”李蕴华说。

李蕴华早就向客运员探问好了行李车车厢的停靠点。列车停下后,她并没有前往车门处,而是远远地等着。作为一名才退休两年的列车乘务员,李蕴华知道,这时是老公最繁忙的时分,行李车车厢卸货需求分秒必争,他要列岗盯着卸货作业。

15时08分,货卸完了,离开车还有两分钟,李蕴华小跑着来到胡成群跟前,把保温桶递给他。“这么大的雪,你咋跑来了?”“今日元宵节么,给你煮的汤圆,一会回车上吃。”简略的几句沟通后,两人聚会不到一分钟,胡成群回身上了车,车门封闭,两人挥手道别。

列车发动,李蕴华站在原地目送列车慢慢离去。

“我下午还要给女儿煮一份汤圆,她值乘下午去上海的车。”李蕴华说,女儿胡静贤是乌鲁木齐客运段上海车队的一名乘务员,值乘当日18时40分乌鲁木齐至上海的Z42次列车。

李蕴华说,退休前,自己和老公都要出乘,陪女儿的时刻比较少。现在自己退休了,但女儿又上班了,一家人仍是很难聚会。“不过咱们铁路人早都习惯了,吃了汤圆,咱们一家人也算团圆了。”

26日,张晓红来到老公王海全的作业地址,为他送来汤圆。 (记者宋建华摄)

防疫人员:

一个汤圆想一年

2月26日19时,直到妻子张晓红给他送来了元宵,米东区应急管理局应急办主任王海全才记起当天是元宵节。

米东区应急管理局担任全区的防疫物资和谐发放作业,应急办首要担任接纳和发放物资,王海全也因而成了米东区防疫物资发放的“大管家”,简直每天都在物资寄存库房繁忙着。

翻开保温饭盒,热腾腾的蒸气下,是一个个大汤圆。

“快吃吧,我亲手做的。就知道你一忙就忘了今日是啥日子,等回去又到晚上十点多了,我就过来跟你一同过个节。”张晓红说。

王海全听了,赔着笑说:“上一年没吃上你包的汤圆,我一年都想。”

上一年元宵节,由于王海全接连加班,夫妻俩都没有一同过节。

看着王海全吃汤圆,张晓红则去工作桌抽屉里找出王海全的降压药,并给他倒上一杯温水,等他吃完汤圆再吃。

王海全有高血压,57岁的他每天都要服降压药。“他年纪大了,常加班,我劝他悠着点。他却说:‘我是党员,仍是老同志,关键时刻,我不上谁上’。”张晓红说,“后来我也想通了,他忙一点,也是为了包含我在内的咱们的安全健康。”

正说着,有单位来领物资,王海全赶忙放下吃了一半的汤圆,去核对物资清单并帮助装运物资。

张晓红静静合上保温盒盖子说:“我都习惯了,对他来说,作业第一位。”

二十分钟后,王海全回来持续吃汤圆,张晓红给他看了他们在部队的儿子发来的祝愿短信,短信结束有一句:“我支撑老爸的作业,但期望老爸别太累……”

看着短信,吃着汤圆,王海全眼圈红了:“有老婆孩子的支撑了解,再忙再累,都值。”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