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一个乱世,乱世不但出英雄,而且也出刺客。我们粗略翻一下《三国志》,就会发现很多人都死于刺杀。曹操刺杀张让未遂,吕布刺董卓、关羽刺颜良成功,刘备和刘禅都曾经躲过刺杀,其中刘备至少躲过了两次。
且不说正史中有没有“孟德献刀刺董卓”,也不谈“关羽万马军中刺颜良”是不是被颜良误以为投诚而疏于防范,咱们今天要聊的是三国刺杀案疑云:三位紫绶金印将军被杀,为何只抓住了一个主犯?这三起刺杀案的真正主谋是谁?
读者诸君都知道,三国是后汉的延续,尤其是三国前期出现的枭雄名将,其实都算汉臣,比如说董卓、袁绍、曹操、刘备、孙坚、孙策,他们都有正式的朝廷任命:董卓是相国、太师,袁绍是大将军、冀州牧,曹操是魏王、丞相,刘备是左将军、豫州牧,孙坚是破虏将军、豫州刺史,孙策是讨逆将军、吴侯。
按照汉朝制度,有侯封者及四方将军以上、刺史州牧皆紫绶金印,也就是用紫色的绶带拴着金印挂在脖子上、揣在怀里——古代高官宽袍大袖外束金玉犀角装饰的腰带,腰带以上就像一个超级大口袋,什么橘子糕点都能往里揣(参考陆郎怀橘)。
能够有紫绶金印,就至少是二千石俸禄的高官(基本相当于省部级),刺杀这样的高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只有做成了别人做不成的事情,才会青史留名。咱们今天说的三起刺杀案,被杀的都是紫绶金印高官——董卓不在其列,因为董卓刺杀案没有谜团:幕后主使是司徒王允,杀手是三姓家奴吕布,他们都公开承认了。
按照时间顺序,刺杀之后主犯消失的,是江东小霸王孙策遇刺按:当时只杀掉了住了三个动手小虾米,真正的主犯一直没有出现,甚至许贡的儿子是不是主犯,也是一个谜团。
按照《三国志》与《江表传》的记载,孙策之所以遇刺,是因为他绞杀了吴郡太守许贡,结果许贡的小儿子召集了几个死士把孙策干掉了,而且作案过程看着是那么的诡异。
孙策杀了许贡之后,许贡的小儿子跟几个心腹死士逃掉并藏匿在江边,像猎豹一样潜伏着等待时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等来了到渐变打猎的孙策。
这就是第一个疑点:孙策打猎,怎么跑到江边去了?莫非长江边上也有茂密的森林和狼虫虎豹獐狍野鹿?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令人费解:
“猎日,卒有三人即贡客也。策问:‘尔等何人?’答云:‘是韩当兵,在此射鹿耳。’策曰:‘当兵吾皆识之,未尝见汝等。’因射一人,应弦而倒。余二人怖急,便举弓射策,中颊。后骑寻至,皆刺杀之。”
孙策能够跟后汉三国第一声神射手单挑不分胜负,怎么被许贡手下的小猫三两只轻易射中了脸颊?孙策的部下赶到,为什么连一个活口都不留?
于是西晋司马彪的《九州春秋》和东晋孙盛的《魏氏春秋异同》中发出了连环三问:当时是孙策正与刘表的部将黄祖、曹操的部将陈登(就是那个先帮刘备后投曹操的陈元龙)对峙,怎么会有时间去江边前线打猎?一方霸主出行,身边怎么会一个随从都不带?孙策是东吴之主,怎能认识所有小兵?
不但司马彪和孙盛莫名其妙,就是史书记载也语焉不详:孙策射杀了一个刺客,部将干掉了两个刺客,本案主谋、许贡的小儿子怎么样了?
许贡的小儿子去向不明,而且连姓名都没留下,于是有人怀疑:刺杀孙策的主谋根本就不是许贡的小儿子和手下,而是曹操或者曹营谋士第五谋士郭嘉(按照《三国志》记载,曹营五大谋士的排序是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
无论是正史还是小说,都没说郭嘉能起会算,但是郭嘉却准确地预言了孙策的死法:
“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