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假延长3到6年 对女性非惊喜是惊吓!

2021-03-09 07:58:40 作者: 产假延长3到

原标题:委员建议产假延长3到6年,如何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宋治平的建议引发关注,屡上热搜。她建议,产假延长3至6年,以便于孩子在上幼儿园或者小学前能得到好的照顾和教育;减免二孩入园、入学费用等,同时给予一定补贴,减轻二孩家庭的经济压力;鼓励企业聘用女性职工,同意产假女工停薪留职并继续发放五险一金,但必须减轻企业负担,政府可通过退回企业总社保比例数额来给企业补贴。产假延长3到6年 对女性非惊喜是惊吓!

可以说,宋委员为女性勾勒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原有的产假(128—158天)延长至3到6年,漫长的产假期间不仅可以停薪留职,还有五险一金,加上二孩入园、入学费用减免,经济压力大大下降。这一愿景若真的能实现,估计女性的生育意愿会有立竿见影般的提升。但大部分女性网友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喜,是惊吓。很多人不约而同地留言:这样还有哪家企业敢招聘女性?

产假延长3到6年 对女性非惊喜是惊吓!产假延长3到6年 对女性非惊喜是惊吓!

生育是有成本的。企业承担的生育成本越高,女性就业越困难,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看,也是如此。企业雇佣员工,就是需要他创造经济利益。用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利益,是企业的生存之道。而女员工休产假,企业不仅要分摊生育的物质成本,比如支付生育保险和停工停产期间的工资,还要承担一些难以衡量的隐形成本,如工作的衔接、人手的紧张,或者因人员的缺位导致项目的停摆、找到合适的人来替工等。如果仅仅只是延长产假,不触及企业所要付出的经济成本和实际困难,企业肯定会想方设法地将成本转嫁出去,最保险的方法便是少雇佣甚至不雇佣女性员工。

从采访来看,宋委员对这一现实的矛盾认识得很清楚,她提到,女性员工因为要照顾孩子,经常存在请假、不能出差等情况,确实给企业带来诸多不变。国家可以考虑出台更多二孩福利政策、解决女性就业难的政策,“否则一味让企业承担压力,结果可能会间接造成不利女性就业得因素增加,女性就业机会减少。”也正是为了避免因无法接送孩子而造成女性员工离职,宋委员提议将幼儿园、小学放学时间延长至晚6点,便于父母下班后接送。

可即便理解企业的困难,女性就业的尴尬,也提倡国家需要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但宋委员提出来的核心解决办法——延长产假3至6年,同时为产假女性发放五险一金等,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按照她的建议,女员工是能多享几年清福,孩子能健康成长,但企业却要为之承担巨大的成本。以往舆论呼吁将产假延长半年到一年,企业尚且都叫苦不迭,一些女员工害怕失去工作,即便有政策护航,也不敢多休,宁愿提前上班以保住饭碗。若产假一下子延长好几年,员工3到6年不工作还能照拿工资补贴——试问有几个企业可以负担得起,又有几个员工敢休呢?

产假延长3到6年 对女性非惊喜是惊吓!

当然,宋委员也提出,要减轻企业的负担,比如政府可通过退回企业总社保比例数额来给企业补贴。但相对于企业付出的有形无形的生育成本,这部分钱可谓杯水车薪。说到底,还是让企业为扩大的生育福利埋单。这种“慷企业之慨”的建议,只是看上去好美,实际上毫无操作空间,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女性都没有好处。

产假能不能延长,能延长多久,关键是看生育成本由谁来兜底。让企业来承担绝大部分的成本,既不现实,也不合理。女性生育的不仅是家庭的后继者,也是未来的纳税者,是国家的人力资源,对国家来说是利好,但短期来看,对企业却是利空。按照谁获益谁承担的原则,至少国家在女性生育扶助上,应该是出力更多的一方。现实中,恰恰是公共财政承担得还远远不够,企业承受得过多,才导致女性员工越发被排斥于职场之外,遭受残酷的“母职”惩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