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上午,记者走访位于亳州市谯城区的“中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该市场允许交易紫河车),发现多家商贩专门经销紫河车,紫河车品类被分为“净货”和“重货”两类。后者掺杂了淀粉、染了色素,单个块头更大,往往“净货”15-16个加起来重一公斤,“重货”只需要七八个就有一公斤重,前者售价在每公斤1300元左右,“重货”每公斤七八百元至一千元左右,均可大量供应。
2月22日上午,记者走访位于亳州市谯城区的“中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发现多家商贩专门经销紫河车
药材市场二楼4区的一家张姓商贩处,其摆着三小筐紫河车,两筐为紫黑色,一筐为土黄色,自称均为“净货”,售价每公斤1320元。当记者询问是否有“重货”时,他从旁边取出一个白色塑料袋,里面装有块头更大的紫河车,称都来自河南永城,里面加了“面粉”。该商贩称客户基本是一些诊所和医院。
同样在4区,一位商贩摆了三大筐土黄色的紫河车,自称收购来自全国各地的鲜货,自己在亳州加工,再到市场上销售;在6区,一位销售紫河车的冯姓商贩称,他家的干货来自河南永城,那边的鲜货则都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家的客户都是小诊所。“因为永城、邳州离亳州距离近一些,所以形成了人体胎盘收货、加工的聚集点。”他向记者分析。
在6区,一位王姓商贩摆满了几大框土黄色的干货,框内扔着的标签显示,这些干货来自河南永城、山东菏泽等地。她称,“净货”每公斤1350元,“重货”大概每公斤800元。
“邳州货假的多,我的都来自山东。”她称,现在医院都不让收新鲜人体胎盘,干货价格水涨船高,“这个东西可以说成是医疗垃圾,也可以说成是人体器官,不好拿。”但她又称,每个月可以给记者供应100公斤的干货没有问题。
在药材市场一楼,一家经营紫河车业务的商铺摆满了土黄色的紫河车。刘姓老板称,他们家的货都是自己收的新鲜人体胎盘加工制成,一个月有2吨的干货,得处理几万个鲜货,都是从全国各地的从胎盘贩子手中收。“医院一家一家跑,太费事。”他笑着说。
同样,在交易中心一楼经营紫河车业务的“顺昌药业”,从内到外摆满了一桶桶干货,一旁有人正在从车上卸干货。负责人称,他一个月稳定供应2-3吨紫河车,保证质量。
“我这样说吧,你要鲜货,今天下午就可以装车1万个,都是冻货。”他给记者展示了别人从他这进紫河车的票据。票据显示,这些来自江苏、浙江的客户一次性进货1.6吨、2吨。
紫河车已被药典“除名”
由于存在伦理冲突和安全风险,紫河车近年来在医学界受到广泛争议。在《中国药典》2015年12月的第十版中,紫河车不再被列入收载目录。被“除名”意味着今后企业生产紫河车将不再有法定依据。
国家药典委员会在当时的公告中解释,“除名”原因在于原卫生部“医疗机构不得买卖胎盘”的有关规定和原卫计委关于《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的文件精神,结合当前中药材紫河车标准尚缺乏相关病毒检查项,存在可能安全风险的因素。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法讲师邓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从伦理学角度来讲,紫河车是人胎盘,属于人体器官,入药不符合伦理学的要求。从安全角度讲,它是母子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一个营养和病毒同时存在的组织,如果母体有肝炎等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而企业从医疗机构的医疗垃圾处理人员手中回收胎盘时,卫生安全的把关也是个问题。”他说。
虽然被《中国药典》除名,但这并不意味着紫河车就不能流通。紫河车被“除名”后,国家药典委有关专家就指出,从药典中去除,并不意味着今后就不能使用紫河车,医生将根据药典酌情使用。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贾杨分析认为,紫河车是一味传统中药材,它属于中医所谓的“血肉有情之品”,具有补肾填精、养血益气的功效。在一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紫河车的针对性较强,其功效是植物药或者矿物药所达不到的,比如有些不孕症患者,在服用紫河车粉以后,可以提升激素水平;还有因肾虚导致长期咳喘的病人,服用紫河车后症状也有好转。紫河车的使用,和所有的中药一样,一定要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不能盲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