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消费者守护安全!东莞市长安镇一年挽回损失300多万元

2021-03-16 00:00:50 作者: 为消费者守护

2020年4月,消费者张先生在长安镇一家无照经营的手机店门口,扫描二维码参加抽奖,中了一等奖“品牌手机一台”。随后,张先生被店员带进店里,店员声称要预存6298元话费才能兑奖,话费前6个月每个月返还150元,剩余金额6个月后一次性返还,张先生同意办理了。

在使用过程中,话费只返还了4个月共600元就不了了之,随后手机店倒闭关门,张先生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长安消委分会。经长安消委分会实地调查,该手机店一直呈关门状态,也无法联系到负责人,根据相关规定,长安消委分会建议张先生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消委会点评:

近两年,类似以扫码抽奖中手机、平板电脑为诱导,吸引消费者预存大额话费、购买课程等促销手段层出不穷,部分商家甚至诱导消费者使用支付宝花呗分期或小额贷款进行分期付款消费。同时,该类手机店在同一地方的经营时间一般不会超过六个月,当有一定数量的消费者预付款购买了手机以后,就会关门停业,购买产品时承诺返还的话费、课程也无法兑现,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东莞市消委会提醒:此类违法促销行为虽经过多次整治,但仍防不胜防,消费者通过类似预付话费等形式购买手机、平板电脑,务必提高警惕,在消费前要了解清楚商家的证照登记信息,签订内容明晰的合同,收据、发票、合同等必须加盖印章,印章名称须与营业执照名称一致。此外,选择分期、网络贷款等消费方式有一定的风险,选择需谨慎。

律师点评:

近年来,不少消费者反映,参加了某些商家的“预存话费送手机”等推销商品或服务后,因话费返还额度不符、售前未充分告知消费条件和胁迫消费等原因,引发了消费纠纷。

为此,提醒消费者注意:

首先,在选择“预存话费”消费模式前,应充分了解商家经营资质,建议通过正规运营商销售渠道进行消费;

其次,消费前应了解清楚“预存话费”套餐是否有各种消费限制条件,如果是涉及返还话费,还要了解返还的期限和金额;

第三,部分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贪小便宜的心理,宣称“0元购机”,但实际上须充值高昂话费或设置每月最低消费额度并持续数年才可免费获取,消费者应时刻提醒自己“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第四,建议保留合同、发票及其他相关消费凭证。如遇纠纷,及时通过消委会、法院维权。

原题为《为消费者守护安全!东莞长安一年挽回损失3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