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柑浸抑菌药保鲜:安全间隔期遭忽视 果农称从来不吃

2021-03-16 09:25:13 作者: 沃柑浸抑菌药

刘罡称,受利益驱使,一些果商并未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进行稀释,沃柑浸泡过药水后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储藏降解,甚至一些农药店为了多卖货,在指导果商用药时,只是一味强调防腐效果,诱导果商违规用药,为沃柑市场带了一些尚不可见的“隐忧”。

澎湃新闻暗访发现,上述几种抑菌农药在许多农药店均有销售,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也是洗果厂的必备品。一家农药店老板在向记者推销一款50克装粉剂“百可得”除菌剂时表示,这种制剂用药量为1000到2000倍液的农药,在使用时需添加150斤清水进行稀释,并推荐称同时添加另外两种制剂用药量约为1000倍液的抑菌农药效果更好,当被问及这种“低毒”农药混合使用是否需要额外加水稀释时,老板回答称不用再加水,“又不是让你直接喝”。

随后,在一家洗果厂内,一名经理介绍,洗果厂用来清洗沃柑的水都是提前泡好了除菌剂的,经过清洗、打蜡后便可装箱运输。这名经理称,如果对洗果厂的除菌剂不放心,担心沃柑运输途中腐烂,果商还可自行购买除菌剂继续添加,在没有烂果的情况下,通常可以保障一到两个月不腐。

沃柑浸抑菌药保鲜:安全间隔期遭忽视 果农称从来不吃

果园内有工人正在用泡过抑菌农药的水浸泡沃柑。

安全间隔期遭忽视,果农称从来不吃

3月11日,在南宁市武鸣区太平镇附近的一家洗果厂内,一些工人正在对运来的沃柑进行清洗、打蜡、装箱,在轰鸣的洗果机上,大量沃柑混合着乳白色液体从机器中翻滚而出,顺着传输带被一批批运往洗果机的另一端,这是沃柑进入洗果厂后的第一道工序。

沃柑浸抑菌药保鲜:安全间隔期遭忽视 果农称从来不吃

洗果场内清洗沃柑的水兑过除菌剂后呈乳白色。

在洗果厂负责人带领下,澎湃新闻看到,在洗果机旁边的纸箱内,存放着大量被使用过的除菌剂包装袋,包括百可得、咪鲜胺等。该负责人介绍,经过药水清洗后,这些沃柑还要经过打蜡,让果面保持鲜红透亮后才可装箱运走,“全部处理完成后,只需要晾晒一两个小时,等蜡干透不再粘手就可以直接上市。”

实际上,包括上述洗果厂使用的“百可得”在内的部分抑菌农药在外包装上都明确注明,使用后果品需经过约30天安全间隔期方可上市。当地一名沃柑收购代办称,几乎所有外地果商来武鸣收购沃柑都要泡除菌剂,否则几天沃柑就会烂掉。要打蜡的进洗果厂泡药,不打蜡的就在果园边上泡。

受价格因素影响,一些果商会在沃柑价格较低时会大量收购,浸泡过入库类抑菌农药后,将沃柑暂时储存,待到沃柑价格上涨时再行出手,这种入库类抑菌农药在使用后,沃柑通常可储存两个月左右不会腐烂。

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被明确要求使用后需储藏的入库类抑菌农药并没有被区分对待,农药商及洗果厂均表示“可以直接上市”。澎湃新闻暗访发现,位于武鸣区的多家洗果厂中,使用的抑菌农药大多为专门针对柑橘的“百可得”,而这种除菌剂外包装上明确注明了该药品用于柑橘作物上“安全间隔期为30天(处理后距离上市时间)”。

此外,也有一些洗果厂使用“24滴”或抑霉唑,还会同时配合使用了咪鲜胺。但在澎湃新闻走访的多家洗果厂,负责人均表示,不用储藏就可以直接上市,“路上走几天就降解的差不多了,你一天又卖不完”。

一家洗果厂负责人称,“百可得”及抑霉唑等明确要求处理果品后需要储藏才能上市的抑菌农药都是“入库用的”,但被问及是否可以直接上市时则表示“没问题,天天发(货)”。

事实上,柑橘等水果上市前浸泡除菌剂防腐在业内早已不是秘密,许多抑菌类防腐剂也是经过国家农业部门批准的,但在水果产地,许多人都知道除菌剂滥用的情况,一名果农向澎湃新闻表示,自家地里种的沃柑集中采摘后他们便不会再吃,“我知道那泡了药的”。另有一名果农称,即便要吃,也得等二十多天之后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