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通过测试了一款名为“手机管家Pro”的APP时发现,“这款APP清理功能非常简单,甚至有些没有什么清理效果”,但更为严重的是,在短短的8.75秒内,该APP就 读取了890次应用列表,读取手机号用户识别码IMSI行为1300多次,并进行上传。
该款名为清理软件的APP,实际上在做什么呢?
相关专家表示,这些数据信息会对老人们进行用户画像,给他们被打上“容易被误导和诱导”的群体标签。于是,各种低俗、劣质,甚至带有欺骗套路的广告和内容就会源源不断地推送到老人的手机上,使得一些老年人上当受骗。
这些手机APP打着安全提示的旗号,用夸大的危险,利用老年人群体对于智能手机不熟悉,对于网络知识相对缺乏的特点,吓唬和蒙骗老人,不断地下载安装、玩弄花样,为的就是赚取点击量,从而获得更多的广告分成。
中国目前正在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学习速度远不如年轻人,互联网企业更应该考虑的,应是如果用技术帮助老人跨过数字鸿沟。
UC浏览器、360搜索的搜索之“病”
节目曝光,在UC浏览器上搜索“减肥”“降血糖”等关键词,搜索结果的前几条都是网友分享治好疾病的经历,且下方还标注着广告字样。广告里网友自称,自从认识某老师,按照老师给的方子,血糖就恢复了稳定,胰岛素都停用了。文章中多次醒目标红老师的微信号。记者微信添加了这位老师,对方简单询问过病情后,就向记者推荐“白背三七诺丽果粉”。
记者发现,这只是一款普通食品。不仅是UC浏览器,在360搜索也有不少类似的广告。近年来,315晚会针对互联网中的虚假广告问题进行过多次报道,2020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强调严厉打击保健食品、医疗、药品等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财产安全的虚假违法广告。这些广告又是如何改头换面,登上浏览器的呢?
在360上海广告总代理经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称:“ 在网站里面不能有任何品牌。把微信推给人去聊聊,聊完之后卖产品。”对于这样的广告违规不少代理公司心知肚明。就算对方没有资质,广告也能投放出去。
记者只提供了一个微信号和产品类型,代理公司很快就制作出一篇内容为减肥、降血糖的自述广告和一篇有问必答、快速问医师的专家答疑广告。专家子虚乌有,疗效神乎其神,评论也是事先写好的,就连点赞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定。交了钱就能上,记者在UC浏览器和360搜索上进行搜索,果然找到了代理公司制作的这两则虚假广告。
都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百度魏则西事件过去也才五年多时间。 不要让搜索成为虚假广告的温床,这应该成为互联网广告代理公司和搜索平台必须付诸实践的工作。
虎哥说
纵观近几年央视315晚会的热点曝光问题,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民生消费等位居被曝光事件前列。
2020年格外不同,受疫情影响,营销环境和消费环境发生了巨大转变,但不变的是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作用,2020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占到经济总量的38.6%。
“提振消费,从心开始”,这个“心”,是 政策和监管的决心和诚心、企业的良心和用心、消费者的信心和放心,把这些心合在一起,改善消费秩序和消费环境,才能构成良性的消费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