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招录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如何解读?

2021-03-16 19:16:47 作者: 上海高中招录

今天,上海又出了个教育大政策。这样一个政策,和孩子们的中考招录息息相关,也会对今年小升初产生直接影响。鉴于政策比较专业,家长们一时会有点“消化不良”,所以小编今天必须掰开了揉碎了,一次性给您说个透彻明白。

先抓个关键词,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家长们是不是觉得有那么点儿眼熟?没错,大概三年前,上海中考改革政策出台时,曾经抛出过这么一个概念,主要意思是说:未来的中考,全市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将有不超过65%的招生计划,由市区两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分别分配到有关区和初中学校。并且规定,其中70%的比例要分配给那些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注意!假设改革后某年的名额分配比例确定为60%,那么60%里的70%,就是总数的42%,也就是说全市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近半数名额,会分配给不择生源的初中。

当时,这条政策出台的初衷,是为了抑制民办择校热。还记得吗,当时民办初中是可以挑生源的,而公办初中的招录原则是就近对口、不挑生源。因为民办可以掐尖、生源好,各种成绩也漂亮,就显得教育质量很过硬,以至于家长们会想法设法让孩子去报考。而为了拼民办,部分家长幼儿园就开始鸡娃,甚至小班就开始送孩子去学写字、学奥数、学英语;到了小学高年级,去读民办初中“小五班”的也不在少数。为了扭转这种风气,切实给孩子减负,教育部门想出了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这个大招,希望公办初中也能受到更多家长关注。

不过,从去年开始,上海的民办学校摇号了,换句话说,民办初中也成了不选择生源的学校。那么问题来了,上海的这个名额分配还搞不搞?还有什么意义呢?

敲黑板!!!当然要搞!而且意义依然相当重大啊!

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就是一剂猛药。如果说3年前这个政策还停留在概念和框架层面,那么今天,出台的已经是细则了。家长们仔细想想,如果一所普通初中,能够一下子拿到好几个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录取名额,那在这所学校就读,升学优势岂不是更大?没错,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下面来具体分析政策。

名额分配的比例到底有多大?

官方文件: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招生计划占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总计划的50%到65%。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类:一类叫名额分配到区,另一类叫名额分配到校。

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到区计划占名额分配总计划数的30%。其中分配到本区的占这30%里的5%-10%,分配到外区的占这30%里的90%-95%。分配到区的意思,就是在全区范围内分配名额,也就是按区进行中考成绩排序,排名靠前的学生就可以分到名额,参加高中学校组织的综合考查。这有点儿类似于从前的零志愿。

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到校计划占名额分配总计划数的70%。原则上要分配到本区每所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请注意是每一所!这样就实现了名额分配的全覆盖。

比如说,格致中学今年高一要招200个新生,按照政策规定,其中50%到65%,也就是100-130个学额要拿出来进行名额分配。在这100到130人里,按区分配的占30%,也就是30到39个学额,在格致中学所在的黄浦区可以拿到其中5%-10%,也就是说最多不超过4个。剩下的35个在外区分配;分配到校的占70%,也就是有70到91个名额是留给本区内各所不选择生源初中的。

家长们是不是有点看明白了?以后,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有超过一半的机会是分配的,且这所高中所在区的每所初中能得到更多分配名额。

再划个重点:分配到校这一举措很硬核。举例而言,假如长宁区有3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因为要实施“全覆盖”,所以区内某些普通初中,哪怕往年一个考上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也没有,新政实施后,它也能至少分配到3个名额,在这些学校排名靠前的毕业生,从此就有了就读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机会。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