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培乐
“我老家是济南,重新回来就是寻根,现在我用根雕给这座城市留下一份记忆。”68岁的李殿岭,7岁离开济南,把最美好的年华留在了祖国的西北。退休后回来,他现在一心想做的就是用济南的材质完成济南72名人根雕系列。
少小离家老大回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这两句诗形容李殿岭是最恰当不过的。身为老济南,出生在济南槐荫的李殿岭,在7岁的时候跟随母亲投奔了早已自愿报名奔赴西北的父亲。
从此,他离开了泉城济南,在西北的甘肃上学工作,从工厂电焊工最后到了人防办工作,将最美好的年华留在了祖国的西北。在当地由于17岁就参加了工作,因此在49岁的时候,他申请了提前退休。
“当时领导挽留我,但是我决定了,我要回济南。”李殿岭称,当时之所以选择提前退休,一是想回到老家,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二是当时孩子也考上了山东大学,想回来一起照顾孩子。
就这样,离开济南40多年的游子,在49岁的时候回来了,比较幸运的是老家还给留着房子,因此他重新在济南扎根。不管是在甘肃还是在济南,根雕都一直陪伴着他,“爷爷那时候就雕刻一些拐杖等,后来父亲闲下来也爱雕刻,我就偷偷跟着学,就是喜欢。”就这样他建立了与根雕一辈子的情缘。
小技艺养活一大家人
这个小时候的跟祖辈学的技艺,在生活苦难的时候成了支撑生活前进的帮手。
在甘肃的工作,因为学历等因素,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加上后来,李殿岭的妻子因为工厂倒闭下岗失业,单靠自己的工资难以养家。于是,在休息日的时候,他就出去找树根,开始做根雕补贴家用。
“那时候一周只能休息一天,休息日不是去找根雕就是在雕刻。而且还不敢公开弄,怕单位的人说自己不务正业。”就这样,他雕刻好根雕就让媳妇去摆摊售卖,靠着这门手艺一家人经济稍微宽裕一些。
退休之后,回到济南,他就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根雕艺术中。“那时候正好赶上一个机遇,腊山搞建设,在山上到处都能看到挖出的树根。”李殿岭如获至宝,每次在山顶看到周边放炮,他就放下一切赶到现场,赶紧将荆棵根揽入怀中。
所以,那时候几乎每天李殿岭都带着干粮和水,骑着自行车去腊山周边找树根,每次回来车辆上都挂满树根。“荆棵树本身是中药材,另外木质坚硬,由于生长在石头缝隙中,形状和样子多变。”李殿岭称,他最喜欢的是野酸枣根和荆棵树根。
(抗疫作品)
回家后,加班加点,按照去枝、煮透、扒皮、阴干、审材、雕刻到打磨,这些年他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工序。有时候,一天雕刻长达10个小时,加工好的根雕,周末就带到药王楼的市场售卖。因为有经济压力,往往是卖完就开始想着下一步要雕刻什么作品,有时为了雕刻凌晨都不睡觉,“完不成,睡不着。”
“大的二三百,小的六七十,最晚下午两点,最早上午十一点就能卖完。”就这样,每个月靠着根雕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靠着根雕和养老金他供着孩子读书,养活一家人。
做根雕发现力要重于创造力
如痴如醉的漫山遍野寻找被挖出的树根,很多时候忘记了饿和劳累。李殿岭告诉记者,有一次他突然发现一个坑里被人扔了一堆树根,他撒腿就往坑边跑。其实当时没有人和他抢,但是这种本能的兴奋让他甚至忽略了脚下,结果脚下一滑一下子摔倒在地,爬起来啥也顾不上,赶紧跑到坑边,将有价值的树根一扫而空。
等到要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摔倒时,手机屏幕已经摔得粉碎。“当时有些心疼,可是等看到捡到的树根有一些很有价值时,一下子就又高兴了。”他说,树根不同于木雕,所有的原材料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
“木雕主要在创作,而根雕关键在发现。一旦确定要雕刻的人物,还要查阅资料,在头脑中完善人物形象。”李殿岭称,发现一个根雕适合雕刻什么是最费时间和脑子的,最长的时候一个月都找不到要雕刻的形象。所以,一旦找到思路,特别高兴,饭都顾不上吃,也抓紧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