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家庭作业?家长、教师为啥不买账

2021-03-21 14:37:45 作者: 取消家庭作业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进一步增强德育、体育和劳动教育。这一消息立刻引起各方热议。 相关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家长不支持这一建议。

据记者了解,一些校长、教师对此的看法也与家长的一致。一项看起来“利好”的建议却不能让家长、教师“买账”,到底是为什么?

新闻回放

政协委员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马光瑜在提案中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进一步增强德育、体育和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小学生。

马光瑜表示,当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已经成为教育部门的目标,但是小学阶段繁重的课外作业让“五育并举”演变成一“智”独秀,并且愈演愈烈,这对我国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他认为,小学生家庭作业负担重,还衍生出义务教育商业化、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和学生心理负担等问题。

对此,马光瑜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让学生做完作业再回家,同时增加体育运动和家务劳动,增强学生体质。此外,组织专家学者科学编制教材,减少笔头训练。他还强调,家长要改变“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不应盲目恐慌和攀比。取消家庭作业也不等于不让孩子学习,而是写作业的地方在学校,改作业的人是老师而不是家长。家长主要负责学业以外的其他教育。

调查:八成家长不赞同取消家庭作业

对于马光瑜委员的建议,相关机构调查了家长的反馈。记者了解到,超过八成的家长并不赞同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增加体育运动和家务劳动都是很好的建议,但是全面取消家庭作业我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李萍女士告诉记者,儿子上五年级,学的东西不少,如果老师不留作业,孩子不一定很自觉地进行复习,那学到的知识就无法巩固,所以要通过做作业反复巩固练习才能记住。

不光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家长有此考虑,就连二年级学生家长也不例外。北京市丰台区某小学学生家长高远先生坦言,都说小学三年级是孩子的一个坎儿,所以夫妻俩对于目前上二年级的女儿不敢掉以轻心。“我们小时候也都是要做家庭作业的,如果取消了,女儿不写作业我们怎么知道她学会了没有。”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家长们把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在他们看来,如果孩子没有家庭作业的话,那么作为家长的他们则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孩子在学校学得怎么样。

取消家庭作业?家长、教师为啥不买账

对话:有作业才能形成教育闭环

“学生做家庭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要有。” 北京市首批特级校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国雄说。他认为,学生课前预习、听讲、复习巩固、做家庭作业都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只有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才能组成教育教学的闭环。而学生通过写作业这一环节,可以更好地消化课上所学的知识。

针对马光瑜委员提到的“让学生做完作业再回家”,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小学副校长闫志玮认为“与现实有一定距离”。她解释说,一些理解力强、悟性好的孩子的确在学校里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练习就掌握知识了,所以回家后自然可以做一些其他有益的活动。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不太可能在学校里就掌握了当天学过的全部知识,因此需要通过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帮助复习巩固知识。

为了说清这个问题,闫志玮以自己曾经担任语文老师的经历给记者做了说明:“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是形近字最易混淆的高发期,仅靠课堂上的练习是不够的,所以需要课后以书写的方式加以巩固,如此才会在量的积累之上实现质的超越。”

北京市第八中学语文学科高级教师王红宇也表示,做家庭作业不仅是学生查漏补缺的重要手段,而且老师可以通过学生书面作业的反馈情况,了解学情,进而调整教学策略、进度,或进行个别辅导。如果缺少作业反馈,不利于更具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