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心脏的3枚生物瓣都坏了怎么办?沪豫心外强强联手,实施全球首例“瓣中瓣”手术

2021-03-24 20:40:00 作者: 植入心脏的3

摘要:手术成功标志着我国介入瓣中瓣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之前植入我心脏内的3枚生物瓣都坏了,身体状况也经不起再开一次大刀,本来以为没救了,但没想到上海中山医院魏来主任医师和郑大一附院冯德广教授联合手术团队创造了奇迹,让我重获新生!”患者翟先生历经全球首例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联合“瓣中瓣”手术,顺利治愈,今日出院。手术成功标志着我国介入瓣中瓣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翟先生12年前因间断发热、心源性休克住院,超声提示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多发赘生物合并穿孔、严重毁损,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功能极差(IV级),如不及时手术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通过急诊开胸手术,翟先生心脏植入了3枚生物瓣,术后经正规抗感染治疗后逐渐恢复。但最近两个月,他一直感觉心慌、胸闷、腹胀,同时伴有下肢水肿,症状不断加重。

翟先生就诊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将他收治入院,超声检查结果提示: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生物瓣流速明显增快,瓣叶异常回声光团致瓣膜僵硬狭窄;主动脉瓣重度返流;左右心均明显增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根据病史症状及超声结果,治疗团队明确诊断为: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生物瓣膜结构衰败毁损,需尽早手术治疗。

但翟先生身体状况很差,如再次开胸行三瓣膜置换手术,创伤及风险都很高,治疗陷入困境。

此刻能想到的最佳方法就是尝试三瓣位联合“瓣中瓣”介入术,以最大程度降低手术风险,拯救患者生命。经文献检索,全球尚无先例和经验可循。

医学专家介绍,人工生物瓣有一定使用寿命,以往一旦衰败毁损,只能通过再次开胸和体外循环方式重新切除和置换。即使在经验丰富的心脏中心,为高危高龄患者实施传统再次开胸心脏瓣膜手术,也是巨大挑战。

“瓣中瓣”技术则通过介入手段,在损毁瓣膜内部植入新瓣膜,以微小创伤颠覆性地解决了该问题。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微创心血管外科团队是国内“瓣中瓣”介入技术经验最丰富的团队之一,他们为平均79岁的高龄患者实施二尖瓣“瓣中瓣”手术,死亡率0%,重要并发症发生率0%,术后平均住院5.5天,术后平均随访超过1年全部存活且心功能均明显改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鉴于中山医院的丰富经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冯德广教授团队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魏来主任医师团队,前往郑州会诊,联合开展手术。

沪豫联合手术团队详尽评估了患者影像学资料,讨论了各种治疗策略及术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与应对方法。手术方案通过郑大一附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3月5日,沪豫联合手术团队为患者实施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联合“瓣中瓣”置换手术。由于患者病变复杂,团队采用了三种不同路径植入3个瓣位——

首先经左侧股动静脉分别穿刺置入主动脉根部猪尾导管和临时起搏电极,再穿刺右侧股动脉,顺利完成23毫米主动脉瓣“瓣中瓣”植入;然后经心尖途径,顺利完成27毫米二尖瓣“瓣中瓣”植入;最后穿刺右侧股静脉,成功完成29毫米三尖瓣“瓣中瓣”植入。

经主动脉、左室、右室分别造影以及TEE检查,3枚瓣中瓣植入位置完美,瓣膜开合正常,压差均在理想范围内,无瓣中及瓣周返流,双侧冠脉显影理想。

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无传导阻滞和流出道梗阻等并发症发生,几乎无出血。这意味着,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术后2小时,翟先生即拔除气管插管,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恢复良好。

据悉,此次手术采用的“球扩式介入瓣膜及可调弯输送系统”是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王春生教授、魏来主任医师团队与医疗器械企业历时多年合作研发的新器械。该产品从有效性、安全性、操控性方面“比肩”进口球扩瓣,最大程度满足患者不同瓣位及不同路径的植入需求,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