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送煲送锅,商家为何如此“操心”?

2021-03-29 11:57:28 作者: 外卖送煲送锅

作者:马兴帆

“今天点个鸡煲,竟然连煲都送来了!”近日,广州点外卖的消费者发现,越来越多商家开始送非一次性用品,送沙煲、送电锅等情况时有出现。

林小姐收到沙煲。她表示吃饭时很好,有在餐厅堂食的感觉,但吃完就觉得有点鸡肋了;谢女士点火锅的时候收到可插电的小电锅,但吃完后,电锅太小了,带回家也没用;喜欢吃日料的杨小姐通过点日式盖饭已经收集到好几个砂煲,但数量多了也难以处理,“送出去之前,我可能不太敢再点这样的日式盖饭了。”

送的是好东西,但往往有点鸡肋,消费者扔了觉得可惜,不扔又难以用上。此外,也有消费者担心只是成本嫁接,并非“赠送”。

记者发现,在某火锅外卖门店,无锅套餐比有锅套餐多一份肉,可见锅并不免费。而在煲仔饭方面,部分门店的套餐价与堂食还相近,甚至更便宜。食通宵鲍鱼鸡煲创始人刘竟发则表示,从2016年开始就是“整煲配送”,为的是保持出品的品质和口感。沙煲成本大概6元,但成本不会转到消费者身上,堂食或外卖点鸡煲的价格都是一样的。

外卖送煲送锅,商家为何如此“操心”?

红餐网了解发现,不只是广州,在北京、上海、河南等地,也有外卖送锅送瓦罐的新闻,甚至还有人送银餐具等。梳理发现,餐饮店越来越注重在包装上频繁下功夫,主要有以下原因:

1.部分外卖需要特殊包装保证味道。

例如臊子面需要将汤、卤、面分开包装,密封好才能让消费者有充分的体验。

2.为了完好送达消费者手里,避免差评。

外卖运输过程不安全,汤类可能洒,餐食可能被偷吃、被“加料”。为此商家通过订书针、保鲜膜、厚纸等上阵,对外卖层层包裹。店主坦言,这么做就是为了避免差评,“差评多了,我们店生意也不好做。”

3.包装即门面,好包装是商家的营销方式。

有店家表示,对外卖包装的评价标准变了,从过去的“不撒、保热”变成“有氛围,够贴心”。在消费者眼里,包装就是品牌的门面,因此成为营销重点。它展现的是品牌的个性和态度。为此,越来越多商家推出设计精美的礼袋装外卖餐盒,里面还有手写爱心卡、小礼物等,吸引消费者注意。

可以看出,不局限于味道,餐饮店的做法主要在于给消费者带来包括外观等方面的好感,同时在竞争愈发激烈的餐饮市场里展示商家个性。而消费者的感受,会直接影响到外卖平台上打的分数,继而影响商家订单量。

只是送的是好东西,但往往有点鸡肋,消费者扔了觉得可惜,不扔又难以用上。像这样为了提高消费者体验而送非一次性餐盒的做法,行业里又是如何看的呢?

塑料制品正在被倡导减少使用。红餐网注意到,北京市发改委等部门在本月公布了《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鼓励外卖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主动使用可降解餐盒、可重复利用餐盒(具)餐饮企业履行生态环保责任的良好形象。

由此看来,使用非一次性餐盒是被鼓励的,但会涉及到如何回收和消费者能否接受的问题。

这也与部分消费者的反馈不谋而合。广州有消费者肯定砂煲对味道的提升能力,但也苦恼于后续该如何使用赠锅的问题。他们指出,煲仔饭用砂煲体验很棒,但如果可以回收会更好。

注重环保的日本或许能给我们上一课。日本外卖包装通常采用漆盒和木盒,消费者吃完后需要洗干净后放在门口,等待重新回收。现在有创业公司投身回收餐盒;美团也刚宣布,在加快智能取餐柜在全国多个城市落地,或许它能用于回收餐盒。

环保肯定是大趋势。未来,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