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面哥”遭围堵蹭流量,怎样保护他的正当权利

2021-04-01 11:19:06 作者: “拉面哥”遭

短视频截图

一碗拉面只卖3元,坚持15年不涨价——来自山东费县的农民程运付因此举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山东“拉面哥”。

网友空前的关注也给“拉面哥”带来了烦恼,每天数百名蹭热度的主播将“拉面哥”的家围得水泄不通,直播的、跳舞的、卖货的,甚至还有“卖身葬父”“求偶示爱”等低俗行为,导致他无法出摊。

实际上,普通人一夜间成为网红被过度围观而陷入困境的现象已经多次上演。从“大衣哥”到“小马云”,再到因酷似周杰伦而爆红的保定鸡蛋摊主,很多普通人可能瞬间成名被卷入流量漩涡,许多想出名的人也采用各种甚至是低俗方式蹭热度,严重侵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在短视频平台迅速发展的网红经济时代,不管自身愿不愿意出名,都有“拉面哥”这样的“草根”网红不断涌现。他们的正当权利应当受到保护,一些采取低俗方式追热点的行为也应当被规制,这需要当事人自身、主播、短视频平台、政府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意外走红备受瞩目

过度围观影响生活

程运付成为网红后,并不开心,反而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同在山东费县的村民吴强(化名)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最近每天都有数百人围堵在“拉面哥”家门口,有做直播的、有摆摊卖货的,甚至还有向他求爱的、喊他“干爹”的,真正想去吃面的没几个,都是想蹭热度、蹭流量的。

有人说,在“拉面哥”家门口,能看到全中国最疯狂的主播们。据了解,过度围观不仅让程运付一家无法正常生活和出摊赶集,还导致村里交通瘫痪,严重侵扰村民的生产生活。

“拉面哥”现在的困境,如同先前走红的“大衣哥”“小马云”的重演。

种种事例表明,很多普通人在不经意间成为网红后,生活往往被过度关注,人们为了蹭流量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包括采用一些低俗、侵犯他人隐私的手段。而网红时代,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被打扰的当事人往往生活徒留一片狼藉,有些人的人生轨迹也因此发生转变。互联网可以让人出名,但无法让人拒绝出名、拒绝被围观。

以“拉面哥”为例,尽管他多次申明自己并不想红,只想本本分分过日子,但还是被各方流量“围猎”。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诉《法治日报》记者,网络经济时代,普通人拒绝出名很难做到。

“网络的表达是比较自由的,一般只要不捏造事实、不侵害他人个人信息等人格权以及不以侮辱性语言诋毁他人即可。这两条法律底线作为平台管理的基本抓手,从这个角度讲,平台能管得了侵权和违法行为,但管不了舆论的产生和方向。”朱巍说。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法律系主任李丹林分析,畸形蹭热度现象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一方面,如今公众的心态普遍较为浮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易受经济利益或者出名的诱惑,缺乏理性;另一方面,主播自身以及给其提供支撑的平台也应负起相应的责任。

博主越界“蹭流量”

涉嫌侵犯多项权益

北京瀛和律师机构知识产权委员会版权专家、娱乐法律师黄群辉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部分短视频博主的越界行为可能会侵犯到当事人的多项权益。

“比如,未经授权使用当事人的姓名进行宣传,涉嫌侵犯姓名权;未经同意拍摄制作、使用、公开当事人的肖像等,涉嫌侵犯肖像权;侮辱诽谤、虚构事实博取关注的行为,涉嫌侵犯名誉权;私闯民宅偷拍偷录直播等行为,涉嫌侵犯隐私权;擅自公开当事人身份信息、住址、电话号码、行踪信息等,涉嫌侵犯个人信息权益。情节严重的,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等有关规定。”黄群辉说。

黄群辉说,对此,当事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可以向网络平台进行投诉,要求平台删除涉嫌侵权内容;可以向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举报,如市场监管部门、文化监管部门等;可以通过民事起诉的方式,要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甚至可以提出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诉求;对于严重侵权行为,还可以选择报警寻求保护。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