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美术鉴赏》课上,阮晴老师曾给同学们布置过这样一次作业——拍一幅自己的自画像,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作业却带给大家无限的思考。宋同学说她在完成这次作业时略过了之前拍过的很多修过图的美美的自拍,而选择了一次演播厅实验课上随手拍的照片,因为在翻阅相册的过程中,她一看到这张照片就想到了当时最真实的状态,她没有化妆,戴着口罩,耳朵上挂的是摄像机的监听耳机,眼睛里透露出一丝疲惫。而这次作业让她想到,无论是怎样的艺术流派怎样的主义怎样的绘画风格,艺术都是对真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艺术就是一门关于人的学科,关于我们的学科。
《西方美术鉴赏》是属于通识课程第四模块“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的一般通识课程。该课程不完全着眼于美术史论的学习,而更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自身与感官的连接、与作品的连接,真正地去感受作品、感受美。
课程负责人:阮晴
阮晴,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美学、平面设计、地图美学、知见心理学。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平面与立体设计、色彩构成,西方美术鉴赏。
感 受
美育类课程在我们过去的教育里是比较缺失的一块,阮晴老师希望通过《西方美术鉴赏》给大家一个机会来“补课”。所以,这门课程不是一个完全的美术史论的学习,不是要求学生简单地去背诵和记忆那些客观的知识点,而是去感受艺术作品的美。
阮晴老师非常鼓励学生去找到一种和画作的连接感。很多艺术大师的作品,是他们在一个自然纯真的状态下,或者在强烈情绪的感染下创作出来的,那么学生就要敢于去感受自己的情绪,超越所有的绘画理论以及绘画技法,找到一种和创作者类似的纯真原始的心态,去面对画作。
在一个学期里,这门课会介绍上百幅作品,要求学生把它们都记住是不可能的,只要他曾被其中那么几幅作品深深地感动过、震撼过,足矣。阮晴老师记得在讲到米开朗琪罗,讲到梵高的时候,都看到有同学在擦眼泪,那个为艺术落泪的瞬间就是他一辈子能够记住的一种感动。这也就是这门课程的意义所在。
表 达
阮晴老师一直强调“面对画作,我们是平等的”,每个人在面对视觉的色彩和形象的时候都是有感受的,这种感受不会因为我们不会画画或者不是艺术专业人士而消失。所以,阮晴老师希望学生能够打破在艺术面前的胆怯,不轻易地否定自己,而是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艺术作品面前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一个学生在面对作品时的表达都值得鼓励和尊重。《西方美术鉴赏》的课堂上,除了老师的讲授,学生的分组讨论和自由分享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每次授课的最后 30分钟都是讨论和发言时间,给学生以充分的空间来“开口讲”,不同的角度和理解碰撞在一起,互相激荡思想的火花。
这种对表达的重视,也终将报以温暖的回馈。在结课论文中,阮晴老师经常会看到类似于这样的文字:“阮老师,我最后终于鼓起勇气举手了,我过去一直不敢举手、不敢发言,但是看到很多同学很踊跃的时候,我终于举手了,虽然你没有点到我,可是我举手了,这对我自己来说就是一个进步。”由旁观到参与,这种反馈总是会让我们感动,“勇于发声”也是他们在艺术面前迈出的一大步。
“变”与“不变”
这门课程已经持续开设近20年,这20年也是时代与校园生活迅速变化的20年。2000年左右刚开设这门课的时候,出国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学生都没有去过国外,更没有实地欣赏过西方艺术作品。而在近十年的教学中,阮晴老师发现有不少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有机会到国外的博物馆和美术馆看展,甚至课堂上讲的作品,他们都是见过的。他们也会跟大家分享当时看到这些作品时的感受,带给我们一种亲临现场的体验。
但这二十年,阮晴老师也深切地感受到一种“不变”——我们对美的追求是没有变的。这是一种原始的感性的渴望,我们都渴望去了解一些美的事物,也是带着这种好奇,很多学生走进了这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