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网游、花钱“升级”,年仅30岁的年轻干部堕于“围猎”

2021-04-07 14:01:07 作者: 沉迷网游、花

从第一次收礼、第一次接受吃请,到第一次开口“借钱”,贪欲在张裕心中逐渐膨胀。辖区内一些环保工程公司老板以祝贺张裕结婚、买房为由送上礼金,以逢年过节为名送上红包,少则几千元,多则数万元。

为了排解收受贿款的压力,也为继续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张裕长时间在虚拟世界里麻痹自己。最疯狂时,张裕单日充值就有5000多元;钱不够时,他又忍不住同老板进行权钱交易。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短短两年时间,张裕累计在网络游戏中充值18万余元,这些钱几乎全部来自那些有求于他的老板。

“如果当初不玩网游、不攀比装备等级,如果第一次没有‘伸手’,现在的我应该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回想起自己的违纪违法历程,张裕掩面忏悔。

因犯受贿罪,年仅30岁的张裕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9个月,缓刑2年,并处罚金28万元。

“90后”出纳染上赌瘾,挪用公款近千万

张裕的经历,是年轻干部走向违纪违法道路的一个典型:年纪轻轻就是业务骨干,颇受领导重视和同事认可,因为能力强、进步快,较早走上领导岗位,成长之路比较顺畅。然而,在商人的“围猎”之下,没有守住底线,违反党纪国法,走上不归路。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还有另外一种违纪违法年轻干部的画像:不在领导岗位,甚至没有“在编”,但处于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要岗位。他们看上去不那么“显眼”,却利用手中的权力,钻制度漏洞大肆敛财。

今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原鹿寨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以下简称原县卫计局)出纳杨光曦挪用公款900多万元被县纪委监委立案查处并通报曝光,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引起震动。

杨光曦是一个家庭条件优越的“90后”。2015年底,杨光曦开始接触到网络赌博。2017年2月,杨光曦受聘任原县卫计局出纳时,他仍在参与网络赌博,而且赌瘾越来越大。

他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赌博需求,还将以做生意为由骗父母的5万元全部输光。执迷不悟的杨光曦想着继续投入赌资,试图东山再起。为了翻本,他在网上借了很多小额贷款,仍是血本无归,最终,想到了自己经手的公款。

此时的杨光曦负责保管转账支票,私自截留前任会计的个人印鉴。由于县红十字会公章管理使用不严,他悄悄利用银行转账的方式,把县红十字会的账户资金134万余元装进自己囊中,投入网络赌博,很快就赔了个精光。县红十字会账户被他“洗劫一空”后,他又通过虚列款项,假冒财务股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签字,私自加盖单位公章等方式,先后94次挪用单位资金812万余元。

只顾大笔挥霍的杨光曦,在案发时甚至不知道自己挪用公款的总数。

“从调查开始,杨光曦就一直很配合我们的调查工作,但是他只知道自己挪用了很大一笔公款,对具体的挪用金额根本没有概念,同时也没有考虑过自己将要面临的刑罚。当他知道自己挪用了共计900多万元公款后,当场情绪崩溃了。”鹿寨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副主任谭明明告诉记者。

“精致生活”、消费主义洗脑,有的年轻干部被不良嗜好和物质欲望冲昏了头脑

综合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案例发现:有的收受贿赂用于美容整形,有的挪用公款归还网贷,有的截留民生资金购买奢侈品、打赏网络主播……

梳理近年来典型案例呈现的集中特点,宁波市镇海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年龄上看,违纪违法低龄化程度加重,部分干部参加工作没几年就开始犯案;从岗位上看,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的部门和岗位是涉案‘重灾区’。”

由于涉世未深,年轻干部也容易成为他人进行违纪违法的“中间人”。

一名办案人员告诉记者,在部分案件中,年轻干部变成一些领导干部实施违法犯罪和违纪违法行为的工具。“一些领导干部碍于自己的身份和级别,不方便亲自出面,就把年轻的干部培养成他的‘小弟’,与他共同分赃。年轻干部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也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最终步入歧途。”

在福建省福州市纪委监委第十一纪检监察室副主任廖庭俊看来,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注重“体验感”,目的性强,急于权力变现。

不同于一些案件中,领导干部将收受的现金或金银珠宝堆放于家中,时不时欣赏把玩;也不同于一些干部以“为家人子女攒下资本”为动机,收受房产车辆等固定资产的行为。廖庭俊发现,一些年轻干部在落网后,涉案资金多半已经挥霍一空,不仅账户上没有什么钱,甚至依然背负着巨额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