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宅凌晨被“误拆”,政府被判违法,房主索赔1600万判赔223万

2021-04-13 08:42:34 作者: 祖宅凌晨被“

凌晨时分,祖宅被不明身份者强制拆除,多次维权后,区上相关部门称系“误拆”。两审法院均判决区政府拆除行为违法,房主起诉区政府索赔1600余万,一审法院判决区政府赔偿223万。房主和区政府双方提出上诉,近日,河南省高院以“事实不清、依据不足”裁定撤销一审判决,发回洛阳市中院重审。

>>祖宅凌晨被拆除,三年后相关部门称系“误拆”

祖宅凌晨被“误拆”,政府被判违法,房主索赔1600万判赔223万

未拆前的熊家老宅

熊女士是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人,今年71岁,退休前从事化工研发工作。2021年4月9日下午,提起祖宅遭强拆,家人多年维权的经历,熊女士叹息不已。

熊女士告诉华商报记者,她们家世世代代在洛阳市老城区生活,算下来已有200多年。“我继承了祖宅的主要部分,两个弟弟继承了剩余部分。”2001年的房产证显示,熊女士房子面积为139.08平方米,两个弟弟的房子分别为90.39平方米、30.66平方米。

2003年4月,洛阳市老城区政府决定对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改造。按照当地设计部门统一设计的图纸,熊女士和弟弟在原有住房基础上对临街房屋进行了改造(扩建)。2004年4月,临街扩建房屋经过洛阳市相关部门验收,“当时,当地居民的临街新建、扩建房屋统一没有办理房产证”。

2013年9月,洛阳市老城区政府决定对老城区予以保护性改造,下发了“房屋征收决定”,熊女士和弟弟的房子在征收范围内。因不满意区政府提出的征收条件,熊女士等253户居民一直未与区政府签订征收协议。不仅如此,上述居民还将区政府起诉至法院,要求法院撤销洛阳市老城区政府作出的“征收决定”,法院最终判决该“征收决定违法”。

“2014年11月起,房子周围的路就被切断,水电气也停了,根本无法居住。”无奈之下,熊女士只好搬到别的地方居住,但家里的东西一直未搬。

2015年1月,洛阳市老城区政府向熊女士送达了“补偿决定”及公告,熊女士拒签。

熊女士记得很清楚,2015年6月24日夜,洛阳的雨下得很大。6月25日凌晨1时许,熊女士和家人接到消息,说有人强拆她家的房子。熊女士和家人赶到现场发现,20余名不明身份的人手持长棍、钢管,开着挖掘车正在拆除她家的房子。熊女士和家人立即报警,警方说这是政府行为,公安机关无权处理。

祖宅凌晨被“误拆”,政府被判违法,房主索赔1600万判赔223万

2015年6月25日凌晨,熊家房屋被强拆

2015年6月27日凌晨1时许,又有20余名身份不明者手持长棍、钢管,再次来到熊女士老宅,破坏尚未被毁坏完的房屋。熊女士和家人再次报警,警方让熊女士找当地拆迁办协商解决问题。

此后,熊女士和家人走上了反映问题之路。最初几年,熊家人不知道房子是被谁、哪个部门拆除的,也没有人主动承认。直到2018年4月,当地相关部门才承认,熊女士家的房子系被“误拆”——拆迁工作人员以为该房屋已经征收,所以进行了拆除。

>>起诉区政府强拆违法

一审二审均胜诉

“房子被强拆时,我连一根针线也没拿出来,包括金银首饰都在里面。”熊女士说,除了生产、生活资料,房子里还张贴、悬挂着一家几代人的合影或史料照片,以及她研究所用的化验设备,祖传字画等,损失惨重。

祖宅凌晨被“误拆”,政府被判违法,房主索赔1600万判赔223万

熊女士说,房子被拆除时连一根针线也没拿出来

2018年9月,熊女士和弟弟将洛阳市老城区政府起诉至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请求法院认定老城区政府的强拆行为违法。洛阳中院审理认为,熊女士的诉讼超过2年的法定期限,于2019年2月驳回熊女士的起诉。熊女士不服,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河南省高院认为,熊女士的房子被拆除后一直通过各种方式维权,直到2018年4月才确认房子被洛阳市老城区政府拆除,中间持续的时间应予扣除,起诉并未超过法定时限。2019年8月,河南省高院决定撤销洛阳中院的一审判决,指令洛阳中院继续审理此案。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