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第六代传人毕六福在制作油纸伞。毕原绅供图
毕六福自建的泸州市油纸伞博物馆角落,摆放着几把油纸伞。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魏冯摄
毕六福正在教徒弟做油纸伞。毕原绅供图
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毕六福举着一张最大油纸伞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的证书,背后是一把直径16.2米高、重达750斤的油纸伞。毕原绅供图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钢架布伞兴起后,油纸伞渐显衰落。年轻人南下务工,毕六福却回到泸县当伞工,成了“逆行者”
●在毕六福看来,每一把伞都有独特的韵味,或多或少都有制作细节差别
●近些年,毕六福和儿子在美国、俄罗斯、法国、摩洛哥、日本等国宣传伞文化,教“洋徒弟”做伞
3月26日,在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伞里古街,四川省第十二届(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泸州举行,毕六福坐在泸州油纸伞博物馆门口和周遭老人摆龙门阵。
虽是六旬老翁,头发却没见白,一张平和的四方脸,双手拇指和食指间,有几块做伞留下的刮痕,双手散发着桐油味。
“我晚上睡瞌睡都在做伞。”毕六福憨厚一笑,拿起油纸伞耐心讲着伞骨、伞面上的细节差异。“你看高端油纸伞,在触感上也更撑展。”
毕六福日常爱往两头跑,一头跑油纸伞博物馆,为游客讲故事,给学生上课;一头跑油纸伞厂,监督工人制作油纸伞的细枝末节。
在毕六福眼中,伞是他的娃,伞如人,千伞千面,每一把伞都有独特的韵味,或多或少有制作细节差别。“一把合格的伞,要遮风挡雨;一把优秀的伞,要做到伞骨均匀,伞根撑展等。”“选竹很讲究,不是所有竹子都能做伞骨,楠竹得看黄历,选农历八月十五到小寒之间的,要撑展、要够直。”
主角名片
毕六福,又名毕六富,1957年生,四川泸州人。泸州毕家油纸伞第六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水油纸伞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他创下世界吉尼斯最大油纸伞纪录,被誉为“中国伞王”;他注册的“毕六福”油纸伞品牌,改变了油纸伞无品牌历史;他将油纸伞非遗技艺带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
坚守
他接过濒临倒闭的伞厂成为国家非遗传人
油纸伞在泸州已有400多年历史。清光绪八年(1882年)《泸县志·卷第三》载:泸制(桐油)纸伞,颇为有名,城厢业此者二十余家。崇义分水岭亦多此者,而以分水岭所制最佳。至少在清代,分水岭油纸伞已作为必备雨具,在泸州城乡广泛运用。
家家都有制伞匠,是那时分水岭镇的常态。毕六福的父母也不例外,干了一辈子油纸伞。由于父母是当时泸县制伞生产合作社的工人,毕六福打小围着伞转,偷偷给父母为伞穿线上油,伞就是他的玩具和伙伴。“有次我把伞玩坏了,遭过我爸打,后来又不小心弄坏一次,我就琢磨咋修伞,让我爸看不出来。”毕六福回忆儿时,嘴角露出狡黠一笑。
坚守并不容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钢架布伞兴起后,油纸伞走向没落,年轻人南下务工,毕六福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回到泸县分水伞厂(前泸县制伞生产合作社)当伞工,成了父母眼中的“逆行者”。
“我爸妈那时穿的劳动服,每天身上粘了很多桐油,他们说自己穿得像叫花子,不想我干这一行。”毕六福说,他的父母联系攀枝花亲戚,安排他去那边另谋出路。“我几个姐姐、妹妹去了攀枝花,好几个已在那里定居了。我就不愿意去,我就对做伞感兴趣。”毕六福回忆起年少,嘴角上扬。
毕六福再一次不听父母的劝,是在1994年,他由于脑袋瓜子灵活、踏实肯干,被分水油纸伞厂职工推选为厂长。“当时厂快倒闭了,一年只卖几千把伞,我不想丢弃这门手艺,就还是坚持留在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