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春雨绵绵,在上海韩天衡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印文化大讲堂”第二天活动中,三位主讲嘉宾与听众们热情不减,分别就古玺印、域外印章与历代印谱进行了三场讲座与交流,当日活动由韩天衡美术馆党支部书记王新宇主持。
(一)
上午,年登八十高寿的著名印学专家、西泠印社理事徐畅先生以《古玺印图典》为资料基础,就深奥的先秦古玺进行了两个小时的演讲。讲座中徐畅先生精神矍铄,声音洪亮,先以三方著名的殷墟商玺为起点,探讨古玺的起源,并从断代顺序,分别介绍了商玺后的西周玺、春秋玺;又按照地域划分,阐述了战国中秦玺、楚玺、齐玺、燕玺、三晋玺这五大国别古玺的各自特征。徐畅先生就每一种分类逐一从文字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又循序渐进地从印材、印钮、印文、印式来揭示形成古玺奇诡面貌的奥秘,特别是古文字在古玺中所产生的魅力作用,为听众们一层层地揭开了先秦古玺的神秘面纱,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古文字的博大精深。
关于篆刻创作如何使用工具书的问题,徐畅先生根据个人多年的研究经验,提醒大家一定要选择正规出版、专业的古文字工具书,还要抱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态度对待目前出版物中的古文字,强调在选择入印文字时要谨慎使用。
最后对于当前某些书法篆刻作者在创作中有文字错乱,缺乏对我国汉字文化基本尊重的现象,徐畅先生也很直率的给予了回应。希望这些作者切勿急于求成,需静心修炼基本功,在古文字应用上一定要以严谨的态度,遵循传统汉字规律和用法,千万不能臆造。本次讲座使听众们享受这一短暂且深刻的古玺文字之旅,对缤纷绚烂中国古文字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
韩回之先生为上海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西泠印社社员,多年致力于域外印章的收藏和研究,对世界范围内的印章起源发展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在下午第一场讲座中,韩回之先生以《七千年印章材质演变漫谈》为题,上下七千年,横跨两万多英里,用三百多张印章实物高清图片与生动、专业的语言,把一部世界篆刻史呈现在了大家面前。
讲座中韩回之先生集中展示了许多世界各地最具时代与异域特征的印章图片,他从古西亚、古巴比伦、古埃及、巴特科里亚、印度河谷、地中海等地区最具典型特征的印章讲起,把不同时期印章的材质和制作工艺,从形制、纹饰、题材、功用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有序地追溯,并与同期的中国古玺印作横向比较,揭示出世界印章发展的整体脉络,让听众们领略到这些古印与彼时社会、经济、艺术、宗教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
在近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听众们如同穿梭历史时空,在世界不同地域与不同文明的印章中遨游,欣赏到了世界印章外在的装饰性美和艺术效果,或内在起到的凭信、名权、人权、物权、神权等特殊的内涵,使人领略到了七千年来东西方与各民族独具特色的印章魅力,也为广大篆刻爱好者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提供了全新的素材与创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