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文艺丨蒋集政:久违的年嘉湖

2021-04-13 11:59:08 作者: 星辰文艺丨蒋

认识年嘉湖已是35年前了。1985年深秋时节,当时还在县城工作,第一次来长沙出差,作为长沙最大的城市公园,烈士公园是必游之处。年嘉湖位于烈士公园东面,是公园最具特色最为美丽的景点之一,自然得“到此一游”。

来到烈士公园南门,迎面就能看见高高矗立的湖南烈士纪念纪念碑。进入公园,望着纪念碑直行,经公园一级广场和三层递进式台阶,抵达烈士纪念塔。纪念塔坐落在一个四方形的塔台上,站在塔台东面向东眺望,便可见年嘉湖。烈士塔与年嘉湖是烈士公园两大重点景观。

据说,年嘉湖最早时是一个小湖,为一位阎姓人家的私家湖,因而名阎家湖。1953年烈士公园建成开放时,年嘉湖也不过是一个不到300亩的湖。上世纪50年代末期,长沙号召广大干部职工和居民群众参与义务劳动,为年嘉湖挖土扩容,

许多人参与了那场热火朝天的行动,大伙儿干劲十足,组成小分队你追我赶,最终建成约700亩的人工湖,挖出来的土用来堆垒成了湖心岛。1973年,年嘉湖曾改名为红雨湖,到1982年才按原名谐音更名为年嘉湖,取“年年嘉庆”之意。

从烈士纪念塔漫步到年嘉湖畔,湖岸两棵巨大的雪松特别醒目,既像两个威武雄壮的坚强卫士守护着年嘉湖,又似两位热情好客的慈祥老人欢迎来自四方的游客。游人纷纷在此摄影留念。

深秋的年嘉湖,景色独具,赏心悦目,只见湖面辽阔,水光潋滟,山水同色。往南而行不远,一座宏伟壮观的跨湖风雨桥——迎风桥通向湖心。迎风桥为仿木结构,依据湘西山区廊桥形式所建,桥中低栏高廊,曲折有致,桥的两端各建一亭,以供游人休息,观赏公园景致。游人站在桥上眺望风景,不仅满眼是美丽的湖光园色,自己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湖中建有湖心岛,又名宵阳岛,由大岛、孤岛、半湖岛和新岛四岛组成,建于1963年。岛上种植了棕榈、垂柳、红叶树等各种风景树木和花灌木,分别体现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因此湖心四岛又称春、夏、秋、冬四岛。湖心岛与烈士纪念塔遥遥相对,正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时节,红叶树红得鲜艳、红得耀眼,仿佛象征着革命烈士一片丹心为人民。岛中临湖建有船坞码头,湖上备有游艇,供游人泛舟。湖上的碧浪楼,重檐桥亭,耸立两端,黄瓦白栏,映衬在蓝天碧水中,光彩夺目……

幸运的是,1987年9月来到省委党校求学,学习两年毕业后又调入长沙工作,慢慢地才知道,烈士公园对长沙人的重要性,在长沙人心目中的地位。特别是上世纪,烈士公园几乎承包了长沙人的整个童年。长沙的伢子妹子翻翻相册,总能找到几张在烈士公园的照片。那时候公园里有“疯狂的老鼠”、“轨道小火车”、“旋转飞机”、秋千、滑梯等游乐设施。在那个儿童游乐场所比较匮乏的年代,烈士公园就是孩子们的天堂,也是中小学生春游、秋游必去的地点。而年嘉湖的游乐船更在许多长沙人尤其是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有人形容年嘉湖,“左手青春,右手回忆”,记忆里都是美好与快乐。

记得1987年初秋的一个周末,班上几位同学相约游览烈士公园,就曾经在年嘉湖里泛舟游玩。我们先是乘坐手划船,每4人一条船,共租了3条船。都是20多岁的热血青年,大家划着划着便开始划船比赛。这是我第一次划船,开始时划得非常吃力,船的行速还很慢,渐渐地掌握了诀窍,划起来既省力船又跑得快了。但比赛中,由于船桨击水力度过大,往往有水溅在身上,衣服都溅湿了,好在天气晴朗,气温也高,湖风一吹,不久衣服便干了。大家都觉得乘船好玩,手划船累了后,又改乘脚踏船,然后又开始比赛……此后的岁月里,已记不清多少次泛舟年嘉湖了,与女朋友坐过,与亲友们坐过,陪同父母长辈坐过,带着小孩晚辈坐过……年嘉湖,的确是泛舟游玩的好地方。

本世纪初,我曾在车站北路的烈士公园东门、迎宾路的烈士公园南门附近居住了差不多8年时间,游览烈士公园便成了“家常便饭”,已记不清多少次游览烈士公园、多少次踯躅年嘉湖畔。遗憾的是,自从2010年移居河西后,便很少游览烈士公园、漫步年嘉湖畔了,想一想,已是久违年嘉湖。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