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场景的“激励设计 ”案例

2021-04-19 15:22:17 作者: 16个场景的

另一种方式是目标制:只要完成当天的计划或目标,可以提前下班,或者到会议室喝茶。这一招有时也挺管用,但前提是必须每天有明确的目标计划。

很多隔层管理者为下面的管理者积极性不足烦恼。

你可以这样做:提高班组长的待遇,要比普通工人高出一截。同时每年搞一次考核竞聘。通过业绩考核,工作陈述,员工评议,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把混日子的淘汰,给有能力的新人机会。

虽然有结果考核,但是如果过程行为努力不足,结果也不可能好,所以作为对结果考核的补充,可以针对过程行为表现设计激励机制。具体怎么做,可以参考PBL的思路(Points,Badge,Leadershipboard)设计。

比如,对每日打电话,客户拜访,客户方案推介,每日工作总结,日会分享等行为进行积分记点,每月进行客户拜访优胜奖,打电话明星,客户推介状元,总结分享明星进行荣誉奖励,通报表扬。并将业务人员进行自由分组PK奖惩。业绩优胜小组奖励2000元,末位小组请全体吃饭,或者所有小组成员俯卧撑100个,向优胜小组俯首称臣。

办法:改变统一业绩目标考核制度,设计不同地区目标区别考核。

比如: 北京地区,业绩8000万,奖金10万。兰州地区,业绩1000万,奖金10万。

原因:新老产品提成制度一样,老产品好卖,新产品难卖。

以前: 新老产品,卖一台提成5000

改变:老产品卖一台提成5000,新产品卖一台提成10000.

原因:业务员提成只与销售有关,后面合同实现和收款与业务员无关。

改变:奖金与回款和合同实现关联。 签订合同,奖金兑现50%,收回款奖金兑现30%,延迟一年兑现剩下20%奖金。

原因:奖励只与销售额,与成本为关联。

改变:奖金与销售额和销售成本挂钩,毛利越高,奖金越高。

原因:激励机制不能刺激持续动力,有人躺吃老本。

案例:某公司业务人员的激励机制是这样的。

上月销售额决定下月奖金系数,比如

销售额达标,并且第一名:奖励系数1.5

销售额达标,2-5名:奖励系数1.4

销售额达标,奖励系数1.2

未达标,奖励系数1.0

奖金=本月销售提成额*奖金系数。

上月要对下月奖金系数奋斗,本月为销售额和下月奖金系数奋斗,你必须始终积极努力。

原因:超额目标需要更多努力,而且有人想把业绩留到下个考核周期

改变:加大超额部分奖励力度。

50万,达标奖金1万,超额部分30%提成,但设封顶奖。

有一个案例:卖房业主要求房屋100万,按1.5%提成。尽管业主希望成交越高越好,但中介想到的是尽快出手,因为多卖钱中介并不会得利多少,但付出的努力却要加倍。另一位卖房业主的底价也是100万,但业主跟中介约定,超出100万部分,按三七分成,比如如果卖了110万,除提成的1.5万外,还可得到3万,所以中介会想方设法卖高房价。

原因:水电节约跟车间人员关系不大。

改变:设计节约奖。假如车间完成100万产值的水电预算是20000度电/月,如果节约3000度电,节约3000元,跟公司五五分成,可以得到1500元水电节约奖金。

原因:计件单价相同,但难度不同,效率有较大差异。

改变:改由员工自己分配,选出专家员工对每天按人进行鞋品分配。 只分难的,不分容易的,难的做完,才能拿容易的做。

分鞋者按人头分配,但自己最后拿,这样保证尽量公平地进行分配。

原因:多买错买跟仓管员利益没有直接关系。

改变:发现没有仔细查看乱回答每次乐捐10元,多买物料由仓管员承担50%费用,如果把数据做准,及时更新数据,账物准确率达到96%,每周奖励100元。

原因:跨部门协作工作,与相关人员利益关联不紧。

机制设计:

设计横向协作小程序按钮,如果员工配合了其他部门和岗位的工作,可以点击按钮核实后积分,被协作人员也可主动点击按钮使协助人员得到积分,每月根据积分,评选团队合作明星和优秀合作者奖,并通报表扬。年度评议,协作配合最差部门,最优合作部门。最差合作部门,没有团队合作奖,部门负责人考核扣分,最差部门的最差合作成员工资降一级或直接淘汰。

希望这些例子能对你在设计激励机制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