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爆红的摆摊背后:有人卖菜馍成网红,有人卖炒面不收钱

2021-04-20 01:19:52 作者: 一夜爆红的摆

“你们这是在谋财害命!”醉酒男突然情绪激动。

“我就看不惯这种现象你知道吧,用年轻人的生命来跟这么一个老人家耗,这绝对是谋财害命的。而且某些人就堂而皇之的说,我买她的饼,她挣我的钱,我是在帮助她。真的就像鲁迅先生写的那样,你们在吃人血馒头,你们还觉得这是一个很正常的行为。”

在讨伐声中,主播仓促下播,落荒而逃。

醉酒男似乎还不过瘾,拉着张玉珍的袖子说道:“你知道吧奶奶,昨天他们买过之后直接把你的饼扔到垃圾桶了,奶奶你就不应该出摊。我今天晚上一个饼都没买,但是我希望坚守到最后一刻。奶奶你应该擦亮眼睛。”

“行了,你也少说两句”,刘女士填着馅儿感慨道“以前都是干干歇歇,现在看热闹的人多了。”刘女士之前一直是摊位的老顾客,在“菜馍奶奶”红了之后就自愿来帮忙,白天带孩子,晚上做菜馍。

一同来帮忙的还有附近炒鸡店的老板石头哥。和刘女士一样,也是曾经吃饼认识了“菜馍奶奶”。具体和张玉珍认识了多久,石头哥也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只要没事就来摊位上帮忙,已经好多年了,他抽了根烟补充道,“可不是为了火”。

虽然两人在摊位上帮忙已经有些年头了,但毕竟食材不经自己手,张玉珍总归是有那么点儿不放心。她看了看锅里还没做好的菜馍,用小铲子翻了个个,拿着饮料瓶装的油又加了点。

天逐渐明朗,排队的人仍不见少。

装废弃鸡蛋壳的塑料桶快要满,旁边卖串串的老板看到后顺手倒掉,还拿来一捆新的塑料袋。张玉珍执意要给钱,被串串店老板拒绝了,“我明天来吃菜馍”。

到了清晨5点,排队的人群陆续散去。一刻不停忙碌了6个小时的张玉珍准备收摊。

“菜馍还有吗?我想买给93岁住院的老妈妈。”

“有!”,张玉珍说着就起身准备忙活,“要几个?”

“两个。”

听闻张玉珍的年龄和经历后,顾客拿着一个菜馍就走了,只留下了一句“阿姨您早点回去休息”,尽管已经付过了钱。

张玉珍坐在椅子上长长地叹了口气,尽管盒子里的菜已经卖空了,但她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长时间的伏案工作给背部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久久地站立也逐渐让她上了年纪的腰腿吃不消。

她打算回去休息几天。

老人坚称自己96岁

张玉珍家在周口,在郑州摆摊做小生意已有30多年。她跟随着拆迁的房子一路向北,“家在哪儿就在附近摆摊”。从百货大楼到杜岭旅社,再后来搬到五龙口新村,最终从五龙口新村到了东风路南阳路口。

做小生意的类型也经过多次调整。刚开始卖野菜,连秤也不认识,“人家给多少钱我就要多少”,张玉珍称其为“无聊之中找出来的情趣”。再之后卖螺丝大虾。在汝南一个老乡的建议下,张玉珍开始炸丸子,卖丸子汤,白庙拆迁后才开始卖菜馍。

关于张玉珍的年龄众说纷纭。在那个让她一炮走红的视频里,她自称96岁;有媒体报道称,老人证件信息的出生时间是1939年,今年82岁。

即便跟张玉珍认识多年,石头哥也从不过问老人的私人情况,就连她的确切年龄也并不清楚。“不管是80多还是90多,做好事总是有好处的。像我们农村的七八十岁可能都不会动了。”

跟随奶奶两年的那个“小影子”也很少有人知道。如果不是刻意问起,没人知道张玉珍的右眼患有白内障,因为过早动手术容易发炎,就一直没有治疗,用张玉珍的话说,“不疼不痒的,就是有个影儿”。

老伴和三个儿女都在周口老家,张玉珍自己留在郑州生活。在张玉珍的口中,老伴身体健康,孩子都孝顺,“还时不时来郑州看我”,卖菜馍纯粹是为了找点事情做。有媒体记者联系了张玉珍的大儿子,老人的大儿子称,父亲两年前得了脑梗,“离不开人照顾”。

是老人不知情还是刻意隐瞒,真相已经无从得知。背过媒体,张玉珍悄悄说,“其实我也想回去。有些事情还没了,时机到了会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