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轮出海前

2021-04-20 07:25:42 作者: 巨轮出海前

比如,目前一些东南亚国家企业,从中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以皮革行业箱包生产为例,越南使用来自中国广东等地区的原材料生产,产品出口至日本、韩国时不能享受优惠税率,RCEP生效后,越南的箱包皮具企业将有望增加对中国原料的进口。

目前,部分家电企业已把东南亚地区作为海外产品生产基地,那里的人力、土地资源优势突出,我国的企业也可以通过生产基地增加对该区域的辐射力和品牌影响力。RCEP原产地规则,可以使布局东南亚的生产基地更多进口国产零部件。

“原产地累积规则有利于我进一步扩大出口,促进中间产品贸易,稳定和强化区域供应链。”余本林介绍道。

彭廷军认为,RCEP实施累积原产地规则,并允许企业自主申报,这就要求农产品出口企业熟悉有关标准和操作流程,还要关注相关国家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法律法规。

税率降低对减少企业成本的作用立竿见影,但RCEP在企业心目中的分量,远不止于此。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技术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就开始布局东南亚市场,向印尼、缅甸等国家输出技术、成套设备和机电产品。随着业务的深耕拓展,在东盟国家落地了电力、交通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

由于经营需要,也出于常年在海外市场中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敏感,公司需要在项目所在国申请商标注册,但各国在商标注册上的流程和要求不一致,有的国家刚刚费好大力气办理了登记,就遇到该国商标法修改,不得不重新递交注册材料重新申请。

此次RCEP中专门设立了“知识产权”章节的协定,引起了公司相关人员的关注,让他们预感到未来在RCEP成员国注册商标不会再像现在那般复杂。而在商标保护方面,RCEP对商标的界定门槛、注册申请、权利授予、驰名商标的保护更作了相关安排,尤其是恶意注册商标的问题。协定中还提出每一缔约方应当规定其主管机关有权驳回申请或注销注册根据其法律法规属于恶意的商标申请或商标注册。

乘东风 企业要下先手棋

RCEP来了,各界该如何迎接机遇与挑战?

轻工业是我国出口的第一大行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执行秘书长郭永新分析,RCEP协定签署后,我国轻工业面临两大挑战。一方面,由于东南亚部分国家的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的趋势会更加明显;另一方面,区域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对国外企业加大在中国直接投资有激励作用。

“但有狼的草原上羊儿才肥壮。”郭永新回忆,我国当年加入WTO时,轻工业是保护最少的行业之一,但一路走来,轻工业成为目前极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之一。

他认为,RCEP的全面落实要求国内企业要有国际化视野,“要考虑全区域布局产业”。郭永新指出,目前,国内一批龙头领航企业,已在RCEP乃至全球进行产业布局。如家电行业的海尔、美的、格力,都在海外有自己的工厂。

随着RCEP生效,区域内进出口贸易活跃,各国间的贸易摩擦案件可能就会增加。“要全面提升对外贸易的监测预警专业水平,同时还要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和知识产权援助机制,保护产业权益。”郭永新建议。

中国技术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王艳明希望趁着RCEP的东风,不仅可以把更多的中国装备、资金带出去,更重要的是推动我国的一些标准“走出去”。

常年在海外落地能源、化工、水电等项目,王艳明深感目前我国一些领域的标准上还需要和世界标准对接。“我们的标准一些国家还没有接受,有的标准还没有外语版本。”他认为,我国企业还要提高电站等重要输出领域的技术和运营能力。

王艳明的期盼也正是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宋晓刚关注的,他建议,行业组织可以会同各有关方面,制定中国装备“走出去”标准目录,编制和发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外文版,参与国际标准和区域标准制定,扩大机械装备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国际合作,推进计量校准结果和认证认可的互认采信,为中国机械工业产业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在农业的贸易合作上,彭廷军建议国内企业拓展出口、谋划区域内产业链价值链布局,更重要的一点是要促进农业服务贸易走出去。

他指出,我国在农药、农机、农业技术等方面有优势,一些产品深受亚洲、非洲等地用户的青睐,拥有一定的市场基础。“我国企业正好可以利用东盟等成员国农业服务市场扩大准入的机遇,和这些国家开展农业技术合作、农业机械化合作等农业项目,促进优质农药、农机、农技走出去,在助力国内农业增值增效的同时,提升我国在全球农业服务贸易领域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