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木工车间”:学生认知基础事物的“匠心匠意”

2021-04-20 07:22:18 作者: 上海上外静安

久违了,车间,取而代之的是“数控机房”;不屑了,木工,取而代之的是“加工流水线”。

然而,在民办上海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居然有一个“借壳”在外的“木工车间”,居然有一门“木工创意课”,居然每一个学生可以做“小木匠”。木工,这个古老的匠艺在这里“复活”;车间,这个最原始的生产场所在这里“厚待”。这个“木工车间”,演绎了原点育人、基础育人、动手育人的万千气象。

走进位于北京西路509号的“静安少年探索营”,三个楼层,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是为静安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精心打造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基地。“探索营”旨在培养青少年核心素养,在空间设计、动手能力、体能运动、分阶阅读、戏剧表演等方面提供优质的课程内容及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在这里,着力开发木工制作、攀岩运动、英语分阶阅读三大支柱课程,而位于底楼的“木工车间”,则显得格外耀眼。不太大的车间,但设置得井井有条,长长的工作台,木质感特强,相关的机械设备几乎一应齐全,如车床、钻床、刨床等,还有高级的打磨机。

“木工车间”,成为学校特色育人的亮点,也是学生乐于精雕细刻的地方,有的学生甚至颇为期待地说:“最好明天就是‘木工课’”。

“木工车间”的走红,是有缘由的。

基础做起

“木工车间”的“设计”

学校将“静安少年探索营”的着力点放在木工,让小小年纪的小学生尝试木工的大人活,有着多方面的考量。

在“探索营”一层打造一间系统化、多功能的现代机械青少年木工教室,包括准备室、授课区、操作台、集尘间、作品展示区以及机械设备分类区域,就是提供真实的生产环境,提供切实的动手实践的环境。

木工课程负责人王晨斯老师指出,这个“木工车间”,也是学校的木工实训室,它是以易取得、易加工的木材为载体,以系统化工艺组合的木工机械设备和工具为平台,构建实验实训的真实化情境服务的设计、教学和研究的好去处。

木材是木工实训室的被加工载体,学生通过对木材的认识与改造实现木材由原材料到创意设计成品的转变,可亲身感受“物的转变”过程。学生是木工实训室实践行为的主体,通过经历对配置的木材加工的工艺流程装备,让学生完全参与其中,实现自我思考、自我设计、自我规划、自我制作、自我评价,培育学生跨学科的横贯能力。同时,通过主体行为的实践实训,让学生经历兴趣培养、坚毅力体会、成就感满足、自我学习和激励、关爱他人的过程,初步实现“人的转变”。

在现场,周云燕校长指着陈列着的学生木制作品时说:“别小看木工,这是制造业的始端,也是让学生去感知最基本的物体的切入口,他们可以形成概念,得到最基本的见识,这对他们的知识建构、能力建构极具开发价值。另外,木工富含中华优秀文化和工艺传统,鲁班精神、工匠精神的教育资源丰厚。”

工学交替

“木工车间”的“施工”

木工车间,是体验木工活的,但并不限于此。学校将木工置于课程的地位,称为“木工创意课”。实操课、文化课并驾齐驱,动手做与知识学工学交替,让学生习得和学得双丰收。

课程以“作品”为“基材”切入,如一年级的“小椅子”、二年级的“笔筒”、三年级的“书签” “筷子”、四年级的“小动物挂件”、五年级的“木工小锤子”。同时,文化课 “加料”,有“认识木头” “认识木工名人” “木头的颜色与赏析” “电动锯的各种形态”等,内容丰富。

这门课程内容,有着依据年段能力目标、工具安全等级、工艺流程等级体现阶梯渐进的设计特点。从“木材工具的认识与使用” “创意设计与建模”“加工制作与美化” “工木文化与工艺欣赏”等方面,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学习过程,在观察、想象、设计、动手实践中培养跨学科综合素养及乐于劳作的工匠精神。不少学生还专门以木工体验为题,写下了读来妙趣横生的佳作。有位学生写道:“做木工,能锻炼我们耐心,让我们懂得什么是‘精雕细刻’”。另一位学生还心生愿望:“木工坊的课让我们领略到更多知识,让我校的‘小鲁班’可以放飞自我。我希望通过努力可以早日成为中级工。在学习中,我也要有‘匠心’,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