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20日电(记者 郎朗)“长期不作为”、“全国罕见”、“财政资金严重浪费”、“敷衍潦草”……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的通报,措辞之严厉,引起舆论关注。
近期,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集中通报了山西、辽宁、安徽、江西、河南等8省份一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核实了一批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坊间用“不客气”来形容此次通报措辞之严厉。而这种“不客气”的背后,盖因有些地方的“不争气”,且看下列被通报的案例——
辽宁铁岭匆匆9天新建1400米临时管线 来源: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
——辽宁铁岭市委市政府长期不作为、慢作为
在辽宁铁岭,督察组发现,辽宁铁岭市委对督察反馈的生活污水直排问题长期漠视,整改工作不力。
铁岭市凡河新区污水管网破损严重,污水处理厂建成近10年没能正常运行,大量生活污水长期直排,造成凡河水质严重恶化。直至今年3月底督察进驻前,匆匆用9天时间就建成了1400米临时管线,将大部分直排生活污水接入污水处理厂。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通报称,铁岭市委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长期不作为、慢作为,相关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
广西崇左相邻黑臭水体选择性申报 来源: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
——全国罕见!一问三不知!
广西崇左做表面文章 敷衍应付
近日,广西崇左市一副市长被中央环保督察人员带到了当地居民家旁的排污口。当被问道能否闻到排污口的臭味时,他回答:“能闻到,没想到这么大的量。”此事一度上了微博热搜。
“2020年崇左市污水集中收集率仅为6.7%,全区最差,全国罕见!”通报中如此表述。督察组发现,崇左市在申报黑臭水体时,明明已经掌握全部11个池塘的位置和水质情况,却拈轻怕重,不如实填报。
治理过程中,该市私自改变治理方式,降低治理标准,对全部11个池塘治理任务中的7个一填了之;其中,上报国家黑臭水体治理任务的5个池塘,有4个被填平。“实际上是在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表面文章’。”而且,崇左市至今仍没有摸清管网底数,市住建部门对污水走向“一问三不知”,造成污水长期乱排、直排。
河南中牟引黄灌溉渠内堆满垃圾 来源: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
——借调蓄灌溉之机行人工造湖之实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农业大省,引黄灌溉对支撑农业生产意义重大。但督察组发现,河南郑州、开封等地市以引黄调蓄灌溉、民生供水为名,大量引用黄河水搞“人工造湖”。
郑州中牟县三刘寨调蓄工程以引黄调蓄工程报批,但在建设过程中没有考虑调蓄灌溉功能,配套提灌工程至现场调查时仍未建成,下游干渠被垃圾堆满。而2017年7月完成蓄水的主湖面却被当地政府开发成湿地公园,旅游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同时,这些地方还存在超量取水、违规取水问题,造成黄河水大量浪费。
湖南湘潭铁牛埠码头下游湘江上出现明显黑色污染带 来源: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
——湖南湘潭港口码头污染谎报瞒报
督察组发现,位于长江流域的湖南省湘潭市港口、码头污染防治能力不足,作业粗放,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地方政府对此早已知情,但地方监督管理失职失责。
湘潭港铁牛埠码头露天堆放煤炭,雨污水收集不到位,污水处理设施闲置,作业区雨污水、煤炭淋溶水直排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