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餐15元一份”“前7餐免送餐费”,社区里实惠便利的老年餐厅一度受到老年群体的欢迎。然而受疫情影响,不少老年餐厅目前依然处于关停状态。
一粥一饭、一菜一汤,“吃好”是老年生活的大事。全国老龄办调查显示,超过四成的受访老年人对“养老餐”有需求,比例高居调查表上所列养老服务项目之首。特别是对于行动不便且独居的老人来说,天天出门买菜、自己做饭不现实,而顿顿“下馆子”,成本太高。硬需求之下,社区里专门服务老年群体的餐厅再一关,确实会影响到很多人。
但也要看到,老年餐厅关门,商家确实有自己的难处,疫情之下,运营情况本就不佳,招工用工也不易。这方面,恰恰需要社区牵头,积极协调场地,聚集志愿力量,让餐厅重新开起来。接下来,更要在盘活资源、优化服务上想办法。比如,能否通过政府补贴吸引更多餐饮企业入驻社区?能否倡导在社区附近的餐厅开辟“老人窗口”?充分调动起全社会的力量,才能让“养老餐”保质保量保供应。餐厅也需要进一步思考,服务老人并不意味着只有接受“输血”一途。做餐送餐之外,能否在丰富老年人居家生活方面有更多创新,用心做好对口服务,“人气”自然会更持久。
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乐,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更是对治理能力的考验。“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如何保障老年群体享受幸福晚年是一项重要课题。眼下,居家养老仍是多数家庭的选择,尤其对于大城市来说,实现家庭、社区养老的无缝对接更是必然要求。吃饭问题以外,社区里的看病就医、日常陪伴、适老化改造等,都是需要纳入考量的系统问题。民政部门与专业养老服务公司合作也好,通过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踏实耕耘也罢,各方相向而行、积极探索,才能让老人生活得安心舒心。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