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发布首份“国民书房报告”:只要心中有书 哪里都是书房

2021-04-22 16:42:19 作者: 当当发布首份

此外,从书房存书量对比有无书房的两类家庭,有书房的人不仅存得多,而且还读得多。从数量看,大多数居民家庭存书量为50-200本,有书房的家庭平均存书量为280本,是无书房134本的2倍多。在家庭藏书30本及以下区间段,有书房的家庭存书占比仅为2.6%,而无书房的家庭占比却高达14%。存书千余本以上区间,有书房家庭占比7.5%,而无书房仅为1.2%。从阅读量看,有书房人均阅读量为7.46本,无书房人均阅读量为4.45本,人均阅读量高出3.01本。

中国家庭平均存书量为264本,其中三四线存书最高,分别为308本及298本。从城市看,上海、成都、南京、天津和郑州位居家庭存书量城市TOP5。

即使有书房,也避免不了大多数家庭的书房沦为“读书气氛组”。报告显示,73.5%的人书房里一半以上的书都没读过,仅0.7%的人基本读过家中藏书,大多数人书房藏书阅读占比为30%~60%。

“第二书房”正兴起 通勤、马桶、睡前成为读书新场景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碎片化,阅读空间和场景也在发生变化。报告数据显示,通勤、马桶、睡前、午休、早起和就餐时正在成为人们的“第二书房”,其中,63.6%的人在通勤路上看书,39.5%的人在马桶上看书,35.4%的人在睡前看书。除此之外,午睡时、早起时、就餐时也成为比较常见的碎片化阅读场景。

报告数据显示,书房与卧室仍是人们在家中看书的首选阅读空间,阅读率分别达到了82.5%、38.5%,卫生间则以32%的比率紧随其后。在外面,咖啡厅与书店则成为人们最心仪的外部阅读场所,阅读率分别达到了41.8%和33.3%。

其实,在很早之前当当就洞察到阅读场景的变迁,并前瞻性提出“场景化”变革,制定“统计为先、数据导向、场景开花、碎片链接”的运作方式,并基于大数据创新营销、全渠道卖场搭建,发力场景化拓展市场。聚焦不同人群,当当还进行了多次成功场景化实践:与肯德基联手打造主题为“肯品味 阅当当”的文化社交空间,将阅读延伸到餐厅;与滴滴共建 1000 座“流动图书馆”,为人们串联起通勤途中的碎片时间;与盒马先后打造“精神粮仓”和“城市书房Open Books”,为人们提供休闲、自我成长的时光;在太舞、万龙、亚布力等滑雪场开设“冰雪书屋”,让人们在滑雪之余享受阅读,还与九阳、春播、曹操出行、果壳、穷游、企鹅医生、学为贵、领英和中国石化等开展合作,通过链接不同场景,激发公众阅读兴趣,唤醒全民读书热情。

联合易观发布《2021中国书房与阅读现状洞察》,只是当当2021年书香节众多活动之一。今年是当当书香节举办的第15届,今年当当联动巨量引擎打造了【学海计划】第一季#BOOK多得的奇遇#,抖音、今日头条双端共同发力,通过多元形式培养全网用户阅读学习的兴趣,提升全民读书氛围。

在抖音平台,#如果读书有段位#话题引发了网友积极响应,大咖荐书、达人打call、品牌任务、直播等多元创新玩法更是调动起了全民阅读与创作热情;在今日头条平台上「好书奇遇季」活动以花式玩法解锁读书新姿态,通过话题征文、名家访谈等形式,呼吁全民参与阅读。此外,在当当平台上,“赏金问答瓜分亿元红包”、“影响力作家评选”、“我是荐书官”等一系列活动均已上线,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引领全民阅读的文化风潮。

当当方面表示,无论阅读场景如何更幻,只要心中有书,哪里都是书房,当当希望成为每个人永远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