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光中,向着峰顶攀爬

2021-04-22 17:26:15 作者: 在微光中,向

一座又一座高峰

在团队所有人员的辛勤努力下,伊利金领冠的科研规模和产品一直在不断升级。

2018年4月,“伊利母婴营养研究中心”,正式升级为“伊利母婴营养研究院(YMINI)”。自有专家教授组成的科研队伍中,85%以上是营养科学、食品科学的硕、博士,其中既有毕业于海外名校的高知,也有“十二五”国家课题的研究骨干,而且许多都是像司徒文佑这样的80后新生代科研专家。

拿到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食品科学与人类营养学博士学位的王雯丹,也是这样一位新生代科学家。她还记得,自己当年初到国外时,看到欧美科学界在乳业研究上的水平之深,曾受到过深深的震撼。

(伊利母婴营养研究院科研专家王雯丹)

决定回国是出于个人的考虑,但回国之前王雯丹也曾陷入焦虑和不安,科研水平上的差距很有可能让自己寒窗苦读变得无用武之地。但很快她就发现自己的焦虑其实是多虑,回国入职伊利之后,她惊喜的发现,国内许多研究机构和高校所发表的论文成果,水平已经和国际接轨了,而她入职的伊利母婴营养研究院更是个中翘楚。“我觉得这些前辈同事们都非常了不起,花费了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大家打下了一个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的后续研究方向提供了很多启发。”

加入伊利的三四年来,她感受到了国内对婴配粉产业的重视力度越来越强,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监管法规以及鼓励行业发展的政策。“我刚回国时,身边一些人对国产品牌还是有抵触的,但这两年,购买国产婴配粉的朋友越来越多了,而且反馈都很不错。”尽管自身还没有当母亲的经历,但由于王雯丹的工作性质,她已经俨然成了自己朋友圈里的营养育儿的“KOL”。对此,王雯丹也自觉的担任起了自己圈子里科普的重任。“我身边其实有挺多同学、朋友开始有小孩的,每次他们都会问问我,什么样的奶粉合适,什么成分是什么作用等。我其实每次都会强调,要选择针对中国母乳成分研发设计的。”

因为母乳的成分极其复杂精妙,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膳食习惯等,都会对母乳成分产生影响。而随着检测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升级,科学家们可以研究的视角会越来越微观,能够不断发现过去留意不到的成分。

就比如她近期参与的项目,是伊利欧洲创新中心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一个合作,探索中外母乳中低聚糖的成分和特点。她们发现,有些低聚糖和蛋白质结构的含量和比例,是中国母乳特有的。这对于整个团队坚持中国母乳研究无疑是极大的振奋,同时也抛出了一个巨大的课题:如何破译中国母乳的独特奥秘,并用配方还原到婴配粉产品中。当然这个大课题也已经不断的被解答,新升级的伊利金领冠产品通过构建“六维易吸收体系“,从蛋白质、脂质等多个维度上,给到了解决方案。

当然这样的成果在王雯丹看来还远远不够。作为一名研究母乳和婴配粉的科学家,这个课题值得用自己全部的职业生涯去探索。“所谓科研,就像是在黑暗中攀爬高峰,刚刚攀上一座,抬眼一看,还有更高的一座”王雯丹是这么形容的。整体过程艰难且辛苦,但也总有惊喜。“比如我们去年拿下的母乳中核苷酸配方的一个专利,是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效果,深思熟虑后才研究出来的配方,还成功地拿到了欧洲专利局的授权。据我所知,这是国内该领域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拿到欧洲专利局授权的专利!”

或许在拿到专利授权的那一刻,大家能如释重负地欢呼一声:我们是第一个登顶的!但在科学家的世界里,最美的山峰,永远是下一座。

难以捉摸的消费者

“也许有人会问,你们为什么要做这么多笨功夫,要辛辛苦苦地收集如此多数据,做这么多基础研究?”在司徒文佑看来,投机取巧的方法也许是有的,但食品科学研究,靠的就是一点一滴的积累, “不这样做的话,我们怎么对得起消费者?”

在司徒文佑心里,那些嗷嗷待哺的宝宝们,虽然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诉求和体验,但他们满意才是自己最终的追求。尽管此刻的司徒文佑已经成为伊利集团创新中心高级科学研究总监、伊利母婴营养研究院院长,并搭建了多个与海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平台,牵头设立了多个在母婴营养领域研究水平首屈一指的合作项目,但在他的心中,这些身份和成就,远不及他的另一个身份——一个不足半岁新生儿的父亲。“很多时候,拥有科学理论是一回事,在真实生活中实操起来又是另一回事。”谈起做父亲的经验,他满脸骄傲:“我的儿子很可爱的,白白胖胖的,每天像一个肉丸子一样爬来爬去。有时候看着自己的孩子,就愈发能感觉到自己这份工作的重要性。我们这份工作,是守护更多跟我儿子一样的宝宝,守护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每每想到这里,都觉得我们这个团队责任重大,但也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