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波“回忆杀”丨当年餐桌上的这些小玩意你还记得吗?

2021-05-08 07:23:22 作者: 来一波“回忆

出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餐桌上经常可以看到食雕的影子,那些被雕成龙凤或者各种小动物的食材,成为了很多人有关那个时代的童年回忆。如今随着餐饮文化的变迁,这些具有时代特色的食雕和饰盘已经逐渐成为历史。旅居德国的艺术家唐菡和周霄鹏为了重构那段记忆,走访调查了大量的餐饮从业者,并且以食雕为素材进行了创作。本文来自唐菡和周霄鹏在调研之后的心得总结并且叙述了他们创作的基本概念,希望从中你可以找回当年的“回忆杀”。

本文原名《食欲的形状》首发于《中国摄影》4月刊专题“食有相”

食欲的形状,2017 唐菡、周霄鹏

《食欲的形状》展览现场,来自展览“被打断的饭局”,昊美术馆,上海,2020年

《食欲的形状》展览现场,第七届深港城市 / 建筑双城双年展 盐田分展区 , 深圳,2017年

唐菡和周霄鹏收藏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菜谱以及相关出版物, 来自展览“被打断的饭局”,昊美术馆,上海,2020年

唐菡和周霄鹏收藏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菜谱以及相关出版物 ,第七届深港城市 / 建筑双城双年展 盐田分展区 , 深圳,2017年

作为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我们的脑海中不乏这样的童年记忆:每回和家人到饭馆吃饭,端上来的菜总会附上一些用蔬菜或水果雕刻的装饰,有时是由胡萝卜雕刻的玫瑰花,有时是黄瓜被几刀分割成精美的草叶形状。尤其是在婚宴或者寿宴这些更大型的聚会上能看到更为复杂的食雕:例如用南瓜雕刻而成的龙凤或是老寿星等。这些“装饰品”对我们来说也是在大人饭局上用来解闷的小玩具,于是常常被家人提醒:“这不是拿来吃的。”这句提醒也点明了食雕的意义:不是为了食用,而是具有美学价值的附加装饰。在我们看来,制作食雕需要超高的技艺、匠人的专注和对审美的追求。随着时间流逝,这些盘子上的蔬果雕刻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现代”和简约的摆盘风格:用花草做装饰,配合酱汁作为点缀,盘子上大面积留白,甚至有用干冰制造烟雾缭绕的效果,一种受西餐摆盘美学影响的中餐摆盘风格随之诞生,它也有个别具一格的名字,叫“意境菜”。这种摆盘美学的变化让我们想要去了解它背后的成因。

中国名菜(水产),1980 年代,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上海市食品分公司出版 唐菡、周霄鹏 收藏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拜访了不同年龄层的餐饮从业者,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制作食雕的经验,而如今拥有不同的身份:资深中餐总厨、餐饮培训学校校长以及教师、连锁饭店的老板、国际酒店厨师等。在以男性为主导的职业结构现状下,我们也有幸听到过一位女性西餐厨师的声音。从他们不同的个人经验中,我们能窥探到,近几十年来餐饮业是如何受到政策、人口结构和市场变化的紧密影响。

中国名菜(水产),1980 年代,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上海市食品分公司出版 唐菡、周霄鹏 收藏

《管子•侈靡》中有所记载:“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意思是在蛋壳上雕刻花纹,形容奢侈。可见食雕从古至今都建立在一种食物盈余的基础上,为的是满足人们饱食之后的美学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大众对餐饮的要求随着生活水平而提升。一位受访者很精辟地用吃鱼的例子向我们道出了这几十年来物质生活逐渐丰富所带来的变化。他说,在1960年代,人们连鱼骨头都要吃掉。改革开放后,鱼头成为了不少人的最爱。如今,讲究饮食的广东顺德人追求鲮鱼鼻子那一小块肉的美味。饮食观念从过去简单的“能吃饱”,到逐渐形成了新的消费需求—包括通过如食雕这种技艺来提高用餐的档次。这种需求也给予了适合食雕繁盛的土壤。一位主厨向我们感叹道,2000年前后是餐饮业的黄金时期,一桌饭菜几万块的花销并不少见,当时他做过最贵的一桌菜是十三万元。当时许多大饭店专门设有一个职位,称为“花王”。花王只负责雕刻,并且收入能和总厨媲美。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