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定义管理:以终为始,定义执行的结果

2021-05-08 18:49:41 作者: 执行力定义管

诸如此类的工作计划不能量化,无法衡量和考核,可以说是一堆废纸。

04

我们很多企业的《服务守则》都要求:员工要热情对待顾客。什么叫“热情”呢?含含糊糊,不能考核。而沃尔玛对此有量化的要求:三米之内,露出你的上八颗牙微笑。

在定义结果时,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素不是结果:

1)积极态度≠好结果。

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讲这样一句话:“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言外之意就是说,自己的工作虽然没有完成,或者完成的不够完美,但是自己拼了命,加了班,已经很努力了。

但是,从执行力的角度讲,仅有苦劳是不够的,有苦劳更要有功劳。联想集团创业之初有一个著名的理念: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苦劳重功劳。

2)例行公事≠好结果。

该走的程序走了,只对程序本身负责,不对结果负责。一些员工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我按程序做了,行不行不管我的事。所以,我们会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会计把报表“交上去了”当成了结果;与会者把“开会了”当成了结果;部门经理把任务向下属“安排了”当成了结果;技术人员把图纸“画出来了”当成了结果;我们很多人把每天上班“8个小时了” 当成了结果,等等。

3)没有投诉≠好结果。

没有投诉≠好结果。比如,你叫了一个外卖,很不好吃,但是为10多元投诉又没有必要,不过你以后不会再叫这家饭店的外卖了。所以说,对于组织来讲,没有投诉≠好结果。

也许有人会问,当结果不是由我们控制,我们无法达成结果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服从第一,创新第二”的原则告诉我们:找出一个替代的方案。不允许说“不可能”,应竭尽全力尽找出替代方案。

所以,在接受任务后,必须马上定义任务的结果。定义了任务的结果,再努力实现这些结果,这样的员工才是有执行力的员工,才是上司需要的。

05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张杰和王成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大家都一样,从基层干起。可不久张杰受到总经理的青睐,不断被提升,逐渐从领班做到了部门经理的职位。王成像被遗忘了一样,还在最基层默默无闻。终于有一天,王成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了辞呈,并痛斥总经理做事不公平。辛勤工作的人不提拔,倒提拔那些吹牛拍马的人。

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王成,知道他工作肯吃苦,但总觉得他缺了点什么,缺什么呢?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说清楚了他也不服,看来……他忽然有了个主意。

“王成”,总经理说:“超市要进点货,您马上到集市上看一看。”王成很快从集市上回来了,汇报说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在卖。

“一车约有多少袋,多少斤?”总经理问。

王成又跑去,回来后说有40袋,4000斤左右。

“价格是多少?”王成再次要往集市上跑。

总经理叫住王成说:“你先休息一会儿,看看张杰是怎么做的吧。”说完叫来张杰,对他说:“张杰,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张杰很快从集市上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4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还带回几个土豆给总经理看。接着张杰又说,这个农民一会儿还将弄几箱西红柿上市,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他考虑到这种价格的西红柿总经理大概会要,所以他不仅带回了几个西红柿作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总经理看了看旁边脸红的王成,说:“请他进来。”

大家看到这种情况,一定知道张杰被提拔的原因了。对任务结果的定义不同,造就了不同的职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