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谈到了对执行任务的理解,那么为什么还要定义执行的结果呢?很简单,因为很多时候,上司只是让我们去做某件事,却并不告诉我们要达到什么结果。这样,就需要我们对任务的结果进行定义,要明白完成任务的结果是什么。
01
在一个寺庙里,寺庙主持安排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之职。虽然撞钟比较枯燥,但小和尚还是认认真真地按时撞钟。有一天,寺院的住持忽然宣布要将他调到后院劈柴挑水,不用他再撞钟了,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就问住持:“难道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住持告诉他:“你的钟撞得虽然很准时,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众生。因此,钟声不仅要宏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显然,这个小和尚没有明白撞钟的内涵,没有理解撞钟所需的结果是唤醒沉迷的众生。事实上,如果小和尚理解了撞钟这个任务所需的结果,以小和尚对工作的认真态度,相信他能撞出有感召力的声音。
通常来说,职位越低者,越容易理解任务的结果。因为职位越低,所负责的工作就越具体。即使上司安排工作,也会以一种明确的语言下命令,而不会模棱两可。随着职位的上升,对执行者的理解力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尤其是当你直接对老板负责的时候,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老板的意图,明确任务的结果,就很容易出现执行不力的状况。
02
接受命令时,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上司安排了任务,并对任务提出了要求,任务所需要的结果很明确。
第二种:上司安排了任务,上司认为任务所需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或者认为执行者应该明白,所以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
在第一种情况下,员工对任务所需要的结果容易理解,执行容易到位。而第二种情况,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员工要么对结果理解不到位,做出的结果不是上司需要的;要么事情做了,却没有结果。对第二种情况,一定要定义结果。
举个例子,张经理叫小李发传真给客户,小李拿起话筒,拨通之后把传真发过去了。过了半个小时,张经理问:“传真发过去了吗?”小李回答:“经理,放心吧,发过去了!”小李认为传真发过去就是结果,任务就完成了。可是几天以后,客户来电话问经理,怎么还不发传真过来?
那么什么是发传真的结果呢?是收件人及时收到清晰完整的传真才是结果。
这样定义发传真的结果,做法将大不相同。除了将传真发过去之外,还要打电话或发手机短信与收件人确认是否收到。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和一个合格的结果。
03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一定是定义结果的高手。在海尔集团,有一次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偶然对总裁杨绵绵说了一句话:能不能做到淡季不淡?如果换了其他人听到张瑞敏的这句话,说不定会误认为不过是领导随便说说而已,但杨绵绵却理解了张瑞敏的意思,知道张瑞敏要什么结果,她马上组织力量,很快就开发出了洗衣机的夏季新品种。
那么怎样定义结果呢?一个完整的结果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1)有时间:就是要有结果完成的最后期限,什么时间完成要清楚。
领导让你找一份内部文件给他,你花了半天时间才找到,这样的结果,领导怎么会高兴?我对下级的要求是,找内部文件的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
2)有价值:就是结果一定是客户要的,客户认可的结果才是有价值的结果。
工作中,常常有这样的场景:
上司问:“事情完成的怎么样?”
下属回答:“已经做了。”
上司再问:“问题解决了吗?有效果吗?”
此时,很多人要么回答不上,要么支支吾吾半天才不情愿地说出:“效果不太好。”
这样的结果没有价值,不是上司需要的。
3)可考核:就是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能量化,能考核,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结果的达成。
一些管理者的工作计划中,经常有这样的话:下半年(或下个月之类)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尽快完成公司交办的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