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视频 | “80后”上海作家的城市书写:周嘉宁谈小说创作与上海记忆

2021-05-11 07:21:17 作者: 讲座视频 |

1

空间是一个混杂的概念,不是规整和无缝隙的,在空间的缝隙里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私人又有趣。

城市写作

与上海记忆

周嘉宁

2

时间有时是一个庞大的概念,有时又是转瞬即逝的,而真正宏大的是发生的那些确切的变化。

周嘉宁眼中的上海

——城市写作与上海记忆

通讯员 王雨薇

每个人记忆中的上海都是不一样的。作家周嘉宁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对她而言,对上海最鲜明的记忆是地铁。

她从摄影师周平浪和许海峰的摄影展览谈起,第一次看到那些照片时,她震惊于地铁沿线陌生的城市景观,这些与她记忆中的上海并不符合。她对于上海地铁最初的记忆是1997年与朋友共同乘坐地铁,第一次坐地铁的她看着朋友十分熟练地买票,陌生又羡慕,模仿朋友的举动也是希望不被看出来是第一次坐地铁。这样的心理产生是因为80年代初出生的人对地铁的认知来源于欧美影视、港台歌曲和日本小说,这些都早于上海地铁的出现。

继而谈到90年代的上海,随着地铁的出现,代表城市文明的事物相继出现:肯德基不再是奢侈品而是转变成快餐文化,放学之后去肯德基写作业是那一代人都有的记忆。麦当劳、星巴克、24小时便利店也相继出现。

周嘉宁一直记得村上春树对便利店的描写,作为一个初中生的她第一次受到的震撼并非是文学方面的,而是一种全新的城市生活方式,独自生活、三明治作晚饭对90S的上海而言十分特别。她开始认识到生活有很多种可能性。

她也记得当时一个24小时通宵的大型超市刚开业时她与朋友凌晨去的体验,白天和夜晚存在着巨大差别,穿梭于巨大空间中,明亮灯光、整洁货架都给人以一种不真实感,这是城市在发展时产生的神秘震动感。她常常将这种震动感与她的青少年时期联系在一起,这是商业社会、物质文明对上海的冲击,是外来产品与她从小所接受的教育的冲突,这与她接触到的影视作品相符合,却又与自我意识相冲突。

从淞沪铁路被改造为三号线的路线、新天地从无到有、苏州河沿岸的改造谈及上海历史和城市记忆,在她印象里,90年代的上海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一种拆除和遗忘的过程,城市工业化、填河造路,交通工具从船变成汽车再变成地铁,对那一代人影响巨大。她记得宿舍楼下的铁路轨道,白天等火车开过,夜晚听有很轻很轻的汽笛声。对她而言,这是很浪漫的记忆,是一个20岁女孩对所有浪漫事物的想象。对于上海城市建设的印象启迪了她的第一本《陶城里的武士四四》。

周嘉宁引用了石黑一雄在采访时的一段话:他写的不是买机票可以到达的日本,是他心里面的日本,只有他自己知道的日本。但是,这个日本正在改变,他的私人记忆越来越模糊,所以他希望把这个日本写出来。

周嘉宁最后说道:“在座的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上海,都是与众不同的,而每个作家文字里都有一个城市,这就是城市记忆与文学写作最有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