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李健说:成名要晚,时间可以给我们沉淀,可以证明一切...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前言
王仁华,初中没毕业,16岁开始做质检员,45岁才开始专业画画,64岁的她才凭借自己的画作逐渐为人熟识,吸引大批粉丝,在国际上也屡屡举办展览,用了半个世纪修成传奇女画家。
生于1952年的王仁华,从小便对画画有极强的兴趣,但生不逢时,成长在那个年代的她却遭遇知识青年下放,16岁深入农村锻炼,后来还进了工厂,当塑料布检验员。
但王仁华却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对绘画的热爱,在工厂上班每每等着检验结果出来的间隙,她就在手头的塑料布上写写画画。
上世纪80年代初黄山书画院开始开放夜校,终于可以放开画画了,王仁华经常一周7天,疯狂交出6幅画作,老师都对这个勤奋、拼命的学生深感惊讶。
源自内心的热爱,这股动力便是会随之而来,老师都夸奖她说:将来必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在一年后王仁华便证明了自己的才华,在“全国职工美术摄影大赛”中收获了一等奖。
这不仅让这个小小的检验员被刮目相看,还由此带来了人生的转变,她被调到厂里的设计室专职做设计。
彼时设计室已经有两个省艺校科班出身的年轻人,比她小十几岁,王仁华没什么经验,便毕恭毕敬地向两个年轻人请教,亲切地称他们“师傅”。
两个小师傅要求她早晨练2小时书法,白天临摹古人的画,晚上看美学理论、中西方哲学,她一丝不苟地遵循。由于初中没毕业就中断学业,看这些理论书籍无异于天书,甚至很多字都还不认得,王仁华便左手翻字典,右手看书。“冬天不敢进被窝看书,一进被窝,很快就要睡着。”于是她总是忍着寒冷看完书,再轻手轻脚上床。
白天在办公室临摹古画也是件异常艰难的事,身边哪有什么古画呢?幸好邮票上还有点美术作品。一寸见方的小小邮票,她就拿来反复临摹。到最后一张小邮票,她能画出3张2.6米的大画。这样清苦朴素的生活,一过就是10年,“外面的世界再乱,只要你内心不乱,别人睡觉的时候,你可以干活。”
10年间她临摹的古画自己都数不清,《捣练图》、《韩熙载夜宴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等等,都深深融化进她的血液。
94年国企改制,王仁华也步入不惑之年,她提前办理了退休,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生。
不甘寂寞的她,一边画画,一边学起了京剧,主攻青衣,展现的天赋让人震惊,经常登台一开嗓,就让人误解是请来的专业演员。在京进修京剧的时光,大大开阔了她的眼界,还有不少美术教授,欣赏这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不止一次劝说她,报考自己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