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暖!接种点“适老化”改造 为老先行

2021-05-11 17:57:49 作者: 措施暖!接种

支摊宣传、院内宣讲、线上群讨论……为推进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清源街道采取多种手段,提升接种率。

接种点“适老化”改造 为老服务暖心

“叔叔阿姨,您来这边,可以直接登记。”70岁的张凯旋,推着乘坐轮椅的老伴,一大早来到清源街道精美印刷厂接种点,正准备排队,工作见状,立即带领其走了“绿色通道”,无需排队,直接进行登记。

为方便老年人接种,清源街道在接种点开展“适老化改造,”设置多项便民措施。老年人免疫力弱,接种点加强消毒,在接种点入口,有透明消毒通道,内有管道,连接次氯酸容器、雾化器,对每个进来的居民进行喷雾消毒。

有的老人不便站立等候,现场设立多把流动座椅,工作人员会根据老人需求,随时为老人提供,让老人坐着等候。在留观区,有的老人久坐不适,接种点特安排软质座椅。

50号院接种点为二层小楼,根据场地设置,登记接种环节常设置在二楼。为方便乘坐轮椅、腿脚不便上楼等老年人接种,接种点根据老人需求,将接种环节挪至一楼,让老人无需上楼即可接种。

“先打”带“后打 ”老年人现身说法

“高血压也能打疫苗,医生同意就可以”“咱打的是灭活疫苗,这技术在中国很成熟”……在清源街道康馨园社区居委会门口,一场新冠疫苗“答疑会”拉开帷幕。

来咨询的不少是老年人。“您放心打吧,我今年周岁80了,刚接种完,一切正常。”除了社区工作人员,作答的还有不少“老面孔”——刘长静等4名已接种的老年居民“现身说法”,解答老年人的疑虑。

刘长静今年80岁,患有高血压和哮喘病,一直对新冠病毒很警惕。“去年一年就在家待着,连身边的公园都不敢去。

刘长静一直盼着能接种疫苗,多次咨询过医生身体条件是否允许。当国家宣布60岁以上老年人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第二天,刘长静就和老伴接种了疫苗。

“我之前打过流感疫苗,接种完注射处有硬块,会疼几天。然而这次接种新冠疫苗,出乎我意料,竟然什么反应也没有。”现场,刘长静把自己的经历详细告知“老伙伴”们,当即就有10多名老人报了名。担心大家不知道如何去接种点,她当场给大家手绘一张地图。

“宣讲”走进纳凉地 邻居线上线下忙动员

天气暖了,社区小广场、楼前院内成为老年人度过午后的好去处。滨河北里社区院内,趁着大伙乘凉聊天的功夫,老党员陶振德开启一场疫苗接种“宣讲会”。

“我86岁了,一周前打了疫苗,到现在一点没事。”60岁以上人群开始接种后,陶振德成为社区报名最早、年龄最大的接种者。

“老陶,接种方便吗?”“我有基础病能打疫苗吗?”“大伙要是都打了,我还有必要打疫苗吗?”……大伙一连抛出数个疑问,陶振德一一解答。“接种过程很方便,服务很到位,而且还免费,为啥不抓紧打。”

在线上,居民们也忙着自发动员。“如果想打疫苗,不要犹豫,去居委会就能直接开单子,立即就能打。”枣园社区居民刘慧按下消息发送键,500余名居民立即收到。

刘慧是“枣园邻友群”群主,将群运营得很活跃,求助问需类便民信息不断。宣传周启动后,刘慧立即发挥群优势,广泛转发相关知识,解答居民疑问,让疫苗接种成为群内的主要议题,一周内发布409条动员微信。

报纸当“转播台” 居民投稿作动员

“昨天保家卫国,今天仍用行动加筑免疫防线”“向老兵致敬,咱们都去打疫苗”……在“清源读者微信群”,公众号“清源e讯”的推文《抗美援朝老兵来清源接种 BTV拍到这暖心一幕》引起居民广泛讨论。

3月5日,清源街道为60岁及以上居民开放接种新冠疫苗第一天,清源西里社区居民、87岁的抗美援朝老兵董俊奇前来接种疫苗,清源街道第一时间向居民们发布报道。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