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领着记者来到该楼12层,房屋漏水的问题苦坏了80多岁的韩奶奶。记者看到,她家客厅和卧室的墙面上,满是被水浸泡过的痕迹。老人告诉记者,只要一下雨,水便会顺着墙壁渗进来,屋里像水帘洞一样。回忆起雨夜里夜不能寐,拿着盆四处接水,举着拖把到处擦水的情景,老人连连叹气。
至于漏水的原因,此前社区也咨询过专业人士,老楼的防水工艺相对落后,墙内铺着大块的防水板,这些板材会随着安装空调等在墙面上打眼的操作,被钻头顶错位而出现裂缝,水便是从这些缝隙中流进来的。如今急需为老楼重新整体做防水,可光是这一项工程,现有的公共维修资金都不一定够用。
除了电梯问题、防水问题,居民楼的下水管线也急等着更换,居民频频反映下水道堵塞、砂眼漏水等问题。白彦说,目前还有更着急的事,楼内的消防管道已经老化锈蚀,长年无水,“消防管道里的水是带压力的,水一上来管道准得崩,可消防管道是居民消防安全的重要保障啊!”
4月14日,白彦开始了新一轮的“加班”,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拿着表格来到惠新南里2号院2号楼,一家一户地把表格发下去。这是一份意见征集表,所征求的是有关引入正式物业的相关内容。
今年1月13日,小区的物业代管产权单位在楼里贴出了一张告知函,大致内容是根据“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要求及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该产权单位不具备对惠新南里2号院2号楼的物业代管资质,将不再承担该楼的物业代管,也不再承担该楼相关物业工作。
所谓“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是指国有企业(含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将家属区供水、供电、供暖和物业管理职能从企业剥离,转由社会专业单位实施管理。
白彦说,2020年8月,惠新南里2号院2号楼成立了物管会,现在由物管会、社区一起努力,要给这栋楼引入一家新物业,起码先保证这栋楼的日常事务正常运转。
进展产权单位达成初步共识
4月15日下午,惠新里社区终于将惠新南里2号院2号楼的三家央属产权单位协调到了一起,共同研究惠新南里2号院2号楼陈年难题的破解办法。
在这次协调会上,讨论最多的问题是公共维修资金的使用。如果经过测算,现存公共维修资金不足以解决目前的问题,那就涉及补钱。如果现存公共维修资金只够改善当下问题,在维修后资金池子便会见底,居民得知这一情况后能否同意使用公共维修资金也是不可预知的问题。
现场各家央属产权单位各抒己见,最终形成了初步方案。有条件的产权单位向其上级部门申请相关的专项维修资金,没有条件的产权单位则通过流程动用现有的公共维修资金,从而同时解决维修费用不够和维修后资金池子见底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便是过去的代管物业单位不再履行代管职责后,小区急需引入物业的问题,各产权单位需要在引入新物业后,将公共设施的使用权移交给小区物管会。这一点在协调会上各方基本达成了共识,可谓是一个很大的进展。
跟进各项工作进展参差不齐
“调查问卷可能发得有些早了。”4月17日晚,记者和白彦对整个事件进行梳理,共同得出这一判断。
启用公共维修资金维修小区老化设备设施、民意调查是否引入新物业、寻找新物业接手小区服务管理,三件大事目前社区都在努力。这三件事看似齐头并进,可在不断推进过程中发现,它们其实是有先后次序的,其中修理老化设备设施是各项事宜推进的先决条件。
几经周折,坎坷颇多,惠新里社区在经过大量努力后,却发现目前仅仅前进了一小步,各央属产权单位尽快厘清各自专项维修资金申请流程或公共维修资金启用流程,使相关费用尽快“汇合”,仍是破解所有难题的第一要素。
5月14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惠新里社区,白彦说起现在的情况称“喜忧参半”,可喜的是,各产权单位的工作虽进度有差别,但都在积极推进中,忧得是居民对引入新物业信心不足。前期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引入新物业的意向连50%都没有达到。
此前,惠新里社区向各产权单位发函,询问移交及引入新物业的相关事宜,随后记者联系各家产权单位询问进展,其中全国市长研修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的工作人员表示将全力配合社区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也表示,同意社区采取的各项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