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感谢电话背后的民生难题

2021-05-17 09:22:54 作者: 一通感谢电话

至目前,社区尚未拿到回函的只剩下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该央属产权单位正是户数占比最大的产权单位。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社区提出的多数要求举双手赞成,仅有一项内容有待商榷,楼内有一套办公用房需要无偿让物业使用,但该房屋具有国家颁布的产权证,换言之属于国有资产,这样的使用方式可能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究竟如何解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记者手记

政策“拧巴”成掣肘

12345市民服务热线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央产小区居民诉求相对集中的问题,涉及小区配套设施、房屋维修、老楼改造、施工管理、违法建设等10大类问题,其中小区配套设施缺失问题的诉求量是最高的,且远高于其他问题的诉求。而且,央产小区居民诉求的总解决率和满意率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

记者进一步梳理近期相关问题反映的40个典型案例发现,市民通过12345反映央产小区相关问题,难以像其他问题一样,形成严谨的闭环解决机制。在40个相关案例中,查看工单状态,超过半数都显示“通过退回申请”,其理由均是希望能把该问题直接转给产权单位的上级单位。而正在办理的案例中,各街道所能做的,均是在积极推进的同时,把基层社区难沟通央属产权单位的现状如实告知居民,尽量征得居民理解。

对于这样的现象,有居民认为是央产单位“太傲”导致。但记者进一步调查沟通发现,问题难解决其实与“傲”无关,机制未理顺才是关键掣肘。

央属产权单位其实和社区有相同的意向,都希望为群众多办实事,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但实际工作中,却常常面临政策“拧巴”的难题。工作人员举例说,现在按照“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要求,原则上要先完成移交后进行改造,于是小区先纳入第三方管理完成移交工作成为前提。但根据《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相关要求,物业进驻小区后,要对小区安全等各项事务负起责任,对于一个设备设施老化严重、“历史欠账”多的小区,很难有物业公司敢接手,于是形成了先维修还是先聘物业的死结。

还有工作人员谈到,在聘请物业方面,很多央属产权单位都做了多年的努力,但是过去这些小区作为单位家属楼,居民不需要交物业费,但聘请物业公司进行社会化管理,就会产生物业费,居民的老习惯要改起来并不容易。“‘三供一业’要求我们撤,《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规定找不到‘下家’不许撤,我们该怎么办?”

在惠新南里2号院2号楼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惠新里社区同各家央属产权单位都表示,彼此从来都不是对立面,大家都在想方设法解决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事,急盼相关政策尽快理顺,为破解这道民生难题送来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