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1864年,在老北京前门大街上的一家叫做"德聚全"的干鲜果铺因为经营不善等原因而濒临倒闭,依靠售卖生鸡鸭养家糊口的商人杨全仁路过这个地方,一直想改变命运的他就将这家店铺盘了下来并且更名为全聚德。
后来这家小铺逐渐发展成以烤鸭为龙头闻名全国,如今已是155岁的老店。可是如今的这家百年老店却遭遇了滑铁卢,食客们都说:全聚德的菜品贵就罢了,且实没有贵的道理。我们来都拍张照片就行,根本没有人去店里吃饭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百年老店风光不再
去年一月份到九月份全国餐饮业营业额共3.2万亿元,同期增长率为百分之九点六,似乎所有的餐饮业巨头都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然而全聚德这一家百年老店却有些黯然神伤。全聚德的营收从2016年就略显颓势,净利润更是从1.27亿跌破到0.57亿元。
全聚德将业绩下滑的原因全部归咎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餐饮门店接待的人次才会减少,营业额下滑,同时也带动了一部分衍生产业的营收下滑。激烈的市场竞争或许并不是主要原因,也许他们搞错了因果关系。
多年以来我们谈起北京美食都会提及北京的烤鸭,因为全聚德的位置优越加上它宫廷烤鸭的特色,政界要人与中外的游客经常会慕名而来全聚德品尝这一道美食。似乎全聚德就是北京烤鸭的代名词,这些年来人们来到北京观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全聚德品尝著名的北京烤鸭,可是满怀兴致的食客们品尝过后却败兴而归。
食客们的吐槽基本集中在菜品、服务、价格等方面,要知道这三个方面可是一家餐厅最为重要的根本。食客们纷纷吐槽这里的烤鸭不仅贵,而且会索取高额的服务费用。也有人说如今的全聚德已经没有以前的味道了,就连烤鸭的个头都比从前大大的缩水。曾经的百年老店在北京似乎早已没有之前的风光,这句"北京人不吃全聚德"也在人们口中交口相传。
全聚德为何跌落神坛
全聚德为什么从北京烤鸭的代名词一步步的显然出颓势,在市场上毫无竞争力呢?如果仔细分析全聚德的营收,我们就能发现自改革开放后全聚德烤鸭店恢复营业那天起,全聚德早就不是当年的那个全聚德,这些年来这家百年老店涌现出了不少的问题,正是这些原因让全聚德一步步走下神坛。
首先是全聚德菜品的定价不再平民化,如果我们普通人想要吃一顿烤鸭在菜市场普通的切段烤鸭大概二三十元,如果去普通的烤鸭店吃片皮烤鸭大概几十到一百不等,可是全聚德的烤鸭动辄就要两三百,并且要加收百分之十的服务费。
对于普通人来说实在是难以接受,也就是说在全聚德吃一次烤鸭要比平常的地方贵两三倍。而且全聚德的烤鸭不仅仅是贵,还贵得没有道理,价格昂贵的烤鸭与其他店铺的烤鸭却并无太大差别。
其次就是百年一只鸭理念的时代落后。外人提到全聚德都会提到他们的烤鸭,155年的历史全部都在一道道烤鸭的身上。的确很多的餐饮品牌都有专注一道菜从而取得巨大成功的经验。
可是有一点要注意,在清朝至新中国已经成立的一段时间内,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准并不是很高,在那个经济落后的年代能够吃一顿烤鸭是打牙祭最好的选择。而如今已经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国普通百姓的消费水平也有了飞跃的提升。现在的人们更专注于食物的健康与多元化,那么全聚德菜品相对比较单一的问题就浮出了水面。
全聚德并非没有意识到菜品过于单一的问题,他们也曾经尝试过转型。在前几年全聚德曾经尝试涉猎外卖行业推出了APP"小鸭哥",可是因为"小鸭哥"外卖平台过于昂贵的价格与较差的口感使得它根本就没法和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形成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