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佛坪女子:她是风中一朵雨做的云

2021-08-02 23:19:08 作者: 一位佛坪女子

她是风中一朵雨做的云

作者 |陈永明

题记:己亥年深秋,我与马局长去北京开会,第二天下午吃晚饭时,他让我一道去赴一位朋友的宴请,结识了马局长的这位朋友,也曾是他的下属。我是第一次见她,她却说早已认识我。她叫赵丽群,是一位很热情的女子,请我们吃了北京烤鸭,喝了北京的牛栏山二锅头酒。席间闲聊中了解到她是佛坪县岳坝人,高中毕业后先在佛坪县一家国有企业上班,后来到北京已经好多年了。前不久也是在一个饭局上,朋友杨主任给我讲了她的故事。当我问这位女子是谁时,在场的马局长说我在北京见过她,这才想起在北京相识的往事。杨主任说:“她把我叫姑父,她的经历写出来有传奇性,也很励志。”我便遵他所嘱,写出了这篇故事。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赵丽群赖以生存的那家县办国有企业,因连年亏损被改制,工人几乎全下岗了,偏偏此时失败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这对于一名弱女子来说,双重打击下,很有可能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后面的路该怎么走啊?亲戚朋友为她担心,一时自己也很迷茫。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她不能坐在家中等待幸运之神能突然降临到自己头上,路还是要靠自己去走。她带上仅有的几百元钱,决定到大上海去闯一闯,也许能找到自己的一条人生路来。

上海是我国的一线城市,经济活力无穷,她认为应该有机会,让遍体鳞伤的自己找到一处疗伤的地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她缩衣节食,恨不得将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还是在她花完身上所有的钱以后,仍没有找到一处立脚之地。已经一天没有吃饭了,当她坐在街边一个石凳上休息时,遇到一位年逾花甲的阿姨,也坐在这儿休息。她主动和阿姨打了招呼,两人聊了起来,并向阿姨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阿姨听她说是来自陕西秦岭大山深处,见她人满脸的真诚,说话也实在,便对她深表同情。

赵丽群对阿姨说:“你看我身体健康,又能吃苦,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带孩子样样都会做。我去给你家当保姆,不要工钱,只管吃管住就行了。”

阿姨说:“孩子,我这年龄不很大,家里人也少,样样事我自己都能干,不需要保姆呀。”

“阿姨,你收下我吧,你看我这怪可怜的,你家也不缺我吃的那点饭和睡觉的地方。”

在她苦苦哀求下,阿姨同意她到家中去做保姆。

总算找到了一个落脚的地方了。她到了阿好人家,真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勤快能吃苦,把这个家的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变着花样把一日三餐做得精致可口,阿好人一家人都很满意。

这位上海阿姨姓李,是刚从一家科研单位退休的知识分子。她有一位朋友是做汽车配件生意的,生意做得很大,在上海开了好几家店,见面后都称他为王总。在一次聚会的场合,王总对李阿姨说他生意好、缺人手。李阿姨想到她家的保姆赵丽群贤淑能干,在她家当保姆也是权宜之际,她不能白占这个便宜,便向王总推荐了赵丽群去给他工作。李阿姨向王总介绍了赵丽群的情况,王总满口答应让她第二天就来找他去上班,并给她留下了联系电话。

李阿姨回家给赵丽群说了这件事,她也很高兴,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了。她离开李阿姨家时,李阿姨说:“你在我家辛苦了20多天,这500元钱你把它拿上,算是我给你的工钱。”赵丽群见李阿姨给他这么多的钱,很是感动,坚持不要,一再说:“当初有言在先,您收留我,管吃管住,我不要工钱的。”李阿姨说:“你去那边上班,哪有到岗就给你发工资的道理,在上海天天都得用钱,你先拿上吧。”赵丽群见拗不过阿姨就把钱接上了。

她到了王总的店里上班以后,也不问工资待遇是多少,一心扑在熟悉业务上,对汽车配件一样一样的去认识名称、记住摆放的地方、价格是多少、最低能优惠到什么程度、以及产地、规格、型号等等。工作非常认真负责,王总来店见她这般用心,自然心里高兴,工资待遇也就不会亏她,见效益不断提升,还每月给她发奖金。

人一生不会总是逆境,否则人哪还有生活下去的希望和信心。同样,也不会全是顺境,顺的时间太长,人就少了敬畏之心,那一不小心就有逆境光临。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