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孩子玩手游充值近4万元,广州法院发出司法建议堵漏洞

2021-08-04 17:24:28 作者: 11岁孩子玩

新快报讯 日前,广州互联网法院调解了一起因未成年人进行大额游戏充值而引发的网络服务合同纠纷。对于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游戏实名认证不规范的问题,广州互联网法院对案涉游戏平台发出《司法建议书》,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据悉,去年暑假期间,小沈(事发时未满 11 周岁)用其父亲的手机玩多款热门游戏,并偷偷在其中某款游戏频繁充值,累计充值 38973.5 元,单次充值金额有高达 648 元的记录。后小沈父亲发现上述行为,以小沈名义诉至法院,请求该游戏平台返还小沈的转账充值钱款。今年 5 月,经过广州互联网法院的调解,案涉游戏平台一次性向小沈返还充值款项 30000 元。

广州互联网法院在审理该起未成年人游戏充值案的过程中,法官朱晓瑾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游戏账号实名认证姓名与身份证号码无法匹配。经查,认证的姓名系小沈父亲之名,而身份证号码则系小沈母亲之证件号。

法院认为,认证姓名与身份证号码不匹配亦可认证通过,反映了该游戏平台的游戏账号实名认证形同虚设,在限制未成年人充值方面无法发挥应有作用,违反了国家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相关要求。

为此,广州互联网法院向该案涉游戏平台发出《司法建议书》,指出"因贵司运营的游戏中存在游戏账号实名认证不规范的问题,进而导致贵司无法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充值"等问题。

为进一步规范网络游戏服务,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过度消费等不良行为,保障网络游戏用户的合法权益,广州互联网法院特向该游戏平台提出四点改进建议。建议内容包括严格执行实名认证注册制度、配备专业人员排查姓名与身份证号码不匹配的用户、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强化保护未成年人的企业社会责任。

据了解,该游戏平台收到《司法建议书》后,及时回函并拟推出一系列改善措施。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嘉丰 通讯员 宁沁宜 吴锦燕

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