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父母将连累子女读书?德育缺失是否应进入个人信用体系中?

2021-08-05 09:23:46 作者: 失信父母将连

失信父母将连累子女读书?德育缺失是否应进入个人信用体系中?最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教育局发文,规定失信被执行人子女禁止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接着许多法院也相继发出类似的限制令。两年前,蒋某某借款734万不还,卷入了由成都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借贷合同纠纷案,但蒋某某却依旧迟迟不还,之后法院将蒋某某等人纳入失信名单,并查封资产进行拍卖。

不久前,执行法官得到线索,蒋某某在拒不履行的情况下,其子女在成都市金牛区某高收费私立学校就读,这所私立学校的收费每年高达数万元。随后,法院与教育部门沟通,让其能转到公办学校就读,这也并未侵犯其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其目的是督促蒋某尽早履行法律文书,保障原告的合法权益,并且防止蒋某某子女不因中途退学而失去就学机会。

“信用”二字成了最近国家法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一些地区大学生考上大学却不去报到上课,也会成为失信学生,特别是考试作弊、论文剽窃、替人考试、拖欠学费、求职简历造假、随意违约、骗取国家助学贷款等时有发生,现在也会计入信用分中。公民不遵守交通规则,信用卡使用不规范、拖欠借款等等还会影响出门乘坐交通工具的受限,父母断掉养老保险,女朋友或妻子找工作受限,现在又颁布法律“老赖”会影响子女读书。

但是这个限读也仅仅是指私立学校,也就是高端消费,并没有完全剥夺教育权利,有人觉得挺好,如果都想着高端教育、高端医疗、高端住房,而不用还债的话,那每个人都想着做“老赖”了,这就类似于存个长期保险避债。很多“老赖”不是没钱,而是有钱不还,之前有新闻报道,某多年老赖的子女,可能不被相应大学录取,结果老赖立刻把钱换上了。但也有很多人表示惩罚力度不够,公办学校依然没有限制,不过犯错的并不是孩子,受教育权利还是应该有的。

联想到之前高铁占座的孙姓博士,引起公愤随即遭遇全网人肉,不堪重负之下出面道歉,本来该息事宁人了,但是近日他又传播了一个视频,视频中他自己坐着轮椅,有人在后面推着他,他脸上满是挑衅无耻的笑,像是在,更是引起了大家的愤怒,很多人心里纳闷,为什么法律不能惩罚他?首先要明确的是,这名男子违反的算是铁路乘车规定,这和违法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其实处理此人的最佳方式就是拉入失信黑名单,不光是高铁,这种蛀虫应该各方面限制他。中国需要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简称道德档案,在刑法和民法之外另有一条非限制人身自由,非经济惩罚的制度,让违反社会基本规则的人受到消费限制作为惩罚。消费限制本身就是降低了生活质量,这个惩罚对于普通人是非常有效的,而一个十多亿人的庞大数据库又该如何管理呢?解决的过程又是漫漫无期。而中国教育的缺失就是在德育方面,一个堂堂的博士竟然做出如此无耻之事,引起公愤的同时还是不知悔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应该通过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向公众特别是家长传达出来。

征信体系和德育教育的建立还是需要社会共同努力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

来源:孟东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