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流动接种车开到家门口,居民有序接种。
-及时接种疫苗,筑牢疫情防线。
▲精心服务,做好疫苗接种。
-社区居民打完疫苗回家称为“小蜜蜂回巢”,贴心又温馨。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王绍亮 兰云丝 廖勇飞 通讯员 危婧璟 薛棫潼 图/陈嘉新)昨天起,新冠疫苗流动接种车首次开进厦港老城区,辖区人员实现了家门口就可打疫苗。94岁的袁老先生是厦港街道年龄最长的接种者,昨天和84岁的老伴一起打了疫苗。袁老先生说:“打疫苗时没什么感觉。街道社区服务很周到,很方便,为了自己和别人的健康,还是得尽快接种疫苗。”
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新冠病毒的有效方式。根据我市疫情防控实际情况,厦港街道认真排查辖区内人员的往来动向,积极做好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工作,扎实筑牢疫情防线。截至8月3日,厦港街道18周岁以上人群第一针接种比率高达97.87%,在思明区名列前茅。
服务到位
组织专车接送专人对接
疫苗接种车开到家门口
厦港街道把疫苗接种列为重要工作,街道每位领导都与各个社区挂钩,扑在一线抓落实,主要领导还走访辖区企业,主动提供服务。同时,充分运用新媒体宣传疫情防控,并向市民游客发放2万张宣传单。在电影《中国医生》上映后,组织医生和近百名居民观影,新华网客户端报道阅读量超14.2万,并积极倡议:“感动就马上行动,主动接种疫苗。”
此前,辖区7个社区均设有疫苗接种接送点,安排车辆接送居民到大唐中心接种疫苗,针对人数较多的企业,还派专车接送,全程有专人服务对接。在厦大附属第一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安排一针剂疫苗接种专场、60岁以上老人专场。由于厦港街道服务周到,辖区外一家公司还主动组织50余名员工,通过厦港街道预约集中到大唐中心接种疫苗。为了进一步方便辖区居民接种疫苗,厦港街道近日积极与区卫健局对接,疫苗流动接种车从昨天起开进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主要为18周岁—80周岁居民打疫苗。
此次疫苗接种还得到街道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厦门金圆集团党办主任颜泓真带着12名志愿者到场维持秩序,她说:“昨天在群里发志愿活动通知,很快就报满了,早晨提前1小时赶到现场。”朝宗宫送来了大风扇,农业银行厦港支行捐赠矿泉水、王老吉,临夏州科百佳扶贫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和临夏州亚龙清真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捐赠了食品,助力街道筑牢疫情防线。
宣传到户
上门答疑解惑消除居民顾虑一对一为老人提供服务
“这项工作虽然很辛苦,但非常重要。”厦港街道下沃社区网格员李琼说。她负责下沃社区52家店主的核酸检测、220户居民的疫苗接种,手机上有一张居民登记表,备注栏写着各个居民的疫苗接种情况,比如适合不适合疫苗接种、何时接种、是一人还是一家接种等,非常详细。
入户做好居民疫苗接种登记,已成为她的日常工作,她称为“扫楼”,意思是“不留死角‘扫’清楚,能接尽接、应种尽种,不遗漏一个居民”。
75岁的郭女士第一次遇到李琼上门时,不愿意接种,而且她没有智能手机,不懂得如何预约登记。李琼耐心讲解了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注意事项及疫苗预约服务事项,并用自己的手机为郭女士预约登记。
听了李琼的耐心解释,郭女士打消了顾虑,和老伴一起顺利完成了第一针疫苗接种。郭女士夫妇接种后,李琼再次上门了解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郭女士说,打完针没有发现特别反应,接下来会按照要求接种第二针。她还向李琼表示了感谢。
巡司顶社区团支部书记韩玥,从7月初开始就和同事们展开了“敲门行动”。为了让社区7000余名居民做到应接尽接,她一边认真做好辖区人员接种疫苗的摸底统计,一边进行地毯式走访。有些老人不会用手机,无法使用二维码登记,他们就提供“一对一”服务,确保居民及时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