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0后”到“90后”,党员冲锋在防疫第一线

2021-08-05 21:23:22 作者: 从“60后”

交汇点讯 党员,是榜样,是排头兵。疫情发生以来,南京市江宁医院无论是核酸采样还是院内防控、正常诊疗保障,到处都有党员的身影,他们一直坚守着、奉献着。

“60后”:老同志也能贡献力量和经验

当院工会职员“60后”侯铭,看到机关支部群里发的通知,急需人员参加核酸采样,她第一时间报了名。“我是老党员,也是老护理人,我有经验,身子骨也可以!”

她成了应急采样队的一员。临出发前,医务处处长找到她:“你是老护士长了,你来当领队吧,我放心。”于是她又成了这支应急采样队的领队,第一天忙完已是凌晨,第二天她又继续“战斗”。即将退休的她酷暑中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坚决地说:“不需要找人替换,我坚持得住!”

从清晨到深夜,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很多年轻人都难以承受,她却一直坚持着。她说:“其实像我这样的党员很多,大家都想出一份力。机关支部群里,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同志都在踊跃报名。我是老同志,也是老党员,我们有经验。”关键时刻,年龄不是问题,老同志也能上!他们用行动诠释着责任和担当。

“70后”:用行动影响他人

“戴好口罩”“间隔一米”,是江宁医院的安保队长,同时也是一名“70后”党员的葛光晖在巡视核酸检测点重复说的话。从7月21日开始,葛光晖就驻扎在医院,没有回过家,严把每一个关口。

每天来医院做核酸检测的市民很多,炎热的天气加上长长的队伍,难免会有急躁的情绪。但是葛光晖一直都语气平和,耐心处理,帮助大家冷静下来。事情解决以后有些人还会不好意思的跟葛光晖道歉:“不好意思啊,刚刚太热太晒了语气不太好,你们穿这么厚的防护装备还要在大太阳底下维持秩序,跟你们比我们等等也没啥的。”

葛光晖说:“这种困难的时候大家都累,一定要互相体谅,不能别人急了你更急,身为党员,肯定得做好表率。”他的这种状态也“感染”了安保队的其他队员,24小时的巡查模式加上疫情的压力,队员们有时也会有些“崩溃”,但是看到一直冷静坚毅,有任务一定冲在第一个的葛光晖,他们就好像有了“定海神针”,稳定心态后又积极投身到秩序维护工作中去。

“80后”:我们是一群打不倒的“小强”

疫情以来,身为“80后”党员的院计财处徐炜炜一直忙碌在一线。她的丈夫也是一名党员,在消防救援局南京训练总队工作,疫情开始之前就已经出任务半个月了。平时丈夫随时有任务,随时出发!家里大事小事都是她一个人忙,女儿也是她从小带大的,虽然心中对女儿有些放心不下,但她仍主动报名请战。

平时别人忙完,都会和家人视频,但徐炜炜却不敢和女儿视频。“我怕控制不住自己,会哭!但很窝心的是我女儿特别懂事,马上上初二的她总会给我留言。”“妈妈保护好自己,有空就多休息多睡觉。我会照顾好自己,你也要照顾好自己,爱你么么哒!”看着女儿的留言,徐炜炜觉得女儿长大了。

和徐炜炜一样在禄口封控区开展采样工作的有159人,其中党员有41人。“每天6点多出门,晚上八九点回来。大家都是上门采样,由于天气热,很多人都中暑了,前天的五组人中有三组都有人中暑倒了。但是大家都坚持着,有人还开玩笑说自己是打不死的‘小强’,第二天又干劲满满地出任务!”此次,江宁医院共有159人来到一线开展采样工作,其中党员有41人。

“90后”:加班加点 急群众所急

“今天给我们上门做核酸的是你们医院的,看到她们,就像看到你一样。我们挺好的,你也照顾好自己。”“90后”张苗的父母在电话那头说。在父母眼里她还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可是在医院,她是一个党员,还是检验科的专职核酸检测人员。

每天面对海量的标本,她需要一个又一个地拧开盖子,然后再一个个地用加样枪吸取标本进行核酸提取。一个班次,她需加1000多个样本,在生物安全柜前一坐就是六个多小时。作为距离病毒最近的人,每天厚重的防护装备和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对体力和耐力都是极大的挑战。每次实验结束,汗水都湿透了衣衫,手部也关节疼痛,手指红肿。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