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郑州人 郑州又下雨了,我知道你很担心,但是不要怕

2021-08-13 15:20:00 作者: @千万郑州人

哗啦啦啦啦啦

没错,郑州又下雨了

昨夜,据河南气象消息

12日18时至13日06时

郑州局地出现大暴雨

暴雨灾难过后又遇大雨

有很多市民失眠了

都不约而同的发朋友圈

表达了自己担心和害怕情绪

面对这样的灾后应激反应

如何进行自我的心理疏导

及时调整心态?

新一轮疫情的到来

如何做好心理防护?

针对这些心理问题

专家们的回答值得我们重视

1、暴雨洪灾之后,害怕下雨,面对这样的应激反应如何进行自我的心理疏导?

在刚刚遭遇暴雨洪灾之后,河南多地再次出现大暴雨,很多市民都会因担心和害怕出现失眠症状,面对这样的情况,心时代父母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陈耀辉表示:在经历巨大灾难性事件时,个体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无助感和失控感。当时留下的片段的事件记忆与强烈的情绪反应记忆结合在一起,很容易让人产生触景生情的感觉,同时还有主观上的不适,比如现实或者新闻上再次出现暴雨的信息,人们会产生睡眠障碍、担心、害怕的情绪反应。而这些是正常的应激反应,经过一定的自我调适,可以缓解并走出生理、心理不适的状态。可以采用,增强安全感、稳定感,在放松、安全的环境中,增强自己面对外在的信心。同时,在亲人的陪伴或者专业人士的陪伴下,将痛苦表达出来。在行为与情绪表达后,重塑认知,重建创伤记忆,对自我、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进行链接、整合和修复。

2.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加上紧随其后的疫情,我们亲身遭遇灾害后如何进行自我调节?

针对这个问题,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精神科门诊主任兼心理治疗中心主任赵青霞表示:在亲身遭遇灾害后,一是我们要有选择性地接受信息,目前网络发达,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有很多虚假信息的传播,我们要学会辨别,相信官方发布的信息。二是学会宣泄,给情绪一个宣泄通道,考虑到目前疫情原因,可以居家做一些合适的运动,也可以用一些自己喜欢的事物来关怀自己,比如美食、音乐、绘画等等。三是要维持正常健康的生活作息规律,充实生活,转移注意力,不让自己太闲。

3. 对于因灾难不幸丧失亲友的人群,心理的创伤如何抚平?

心时代父母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陈耀辉想对我们将心理创伤的概念和心理危机的正常应对三阶段进行一下科普。

在亲历突如其来的暴雨洪水之后,威胁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而PTSD及其相关症状进一步会导致抑郁、焦虑、恐惧、物质滥用等负面的心理后果。自己和亲人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财产损失、日常生活受到扰乱等一系列严重的打击会导致PTSD的产生和持续。其中,最常见的PTSD症状包括:

(1)持久的灾难重现: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不由自主地回想创伤性事件的经历,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事、物反复引发触景生情的痛苦,同时伴有心跳加快、颤抖、出汗和食欲减退等生理反应。

(2)警觉:持续地警觉性增高、易激惹、入睡困难、易醒、注意力难集中、过分担惊害怕、产生惊跳反应。

(3)逃避:持续地回避,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事件的人和事,尽量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因而兴趣爱好变得冷淡,对创伤性经历有选择地遗忘,对未来失去信心。

(4)抑郁和焦虑:抑郁和焦虑是常见的伴发症状。

每个人对严重事件都会有所反应,但不同的人对同一性质事件的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不同。一般的应对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立即反应),当事者表现麻木、否认或不相信;第二阶段(完全反应),感到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也可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第三阶段(消除阶段),接受事实并为将来做好计划。危机过程持续不会太久,如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的居丧反应一般在6个月内消失,否则应视为病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