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猎”全红婵,这是得了一种病

2021-08-14 07:58:55 作者: “围猎”全红

他们的眼神偶尔会停留在屏幕一角的直播间人数上。

一旦开始做短视频和直播,无论自己愿不愿意,几乎都逃不开“流量焦虑”。

“可能也有很多人一开始会抱着‘我做做喜欢的内容,随便播一播’的心情,但事实上你看到那个点赞评论之类的数字,1和100,1000和1w,那真的是不一样的感觉。”抖音博主麻药说。

侯美丽运营着她的抖音账号,2021年4月,她红了,在短视频和直播里推荐家乡山东的传统糖果高粱饴时,她那句“QQ弹弹还能拉丝”就像脑白金广告一样洗脑,引得不少主播纷纷模仿。

而在此之前,侯美丽也曾经历过漫长的摸索期。这位出身于渔村、经历过创业失败的“素人”,在开始做抖音时,几乎一无所有。最开始她拍海产品,而普通的拍摄方式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直到她有一天用头敲开了一只面包蟹,视频很快获得超千万的播放量。

接受《人物》采访时,侯美丽回忆着:“我一会儿看一眼手机,一会儿看一眼手机,那个数字不停地在动。哎哟我的天呐,我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觉得不可思议。”

“拉面哥”在他的摊位上热诚地做着面,“本亮大叔”在田间地头唱着歌……诸如侯美丽这样从“素人”变成“网红”的,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层出不穷。

纠纠在快手和抖音都有自己的账号,最初只是出于兴趣才开始做短视频。随着粉丝数量的增长,纠纠赚了一些钱,还在县城给父亲买了一台摩托车。

当拥有了一定粉丝数,一个博主或主播有了流量基本盘,他便可以通过接广告、直播卖货、打赏等方式,将流量转化为收入。这个环节,便是“流量变现”。

“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通过流量获得生活的富足,对于我们这些做广告投放的人来说,有时候都会很眼馋。”李红旗说。

在抖音和快手的百度贴吧里,有不少人发帖询问:“如何才能吸粉?”“做了好几个月了,浏览量和粉丝数为啥涨不上去?”“没有流量怎么办?”频现的关键词是“涨粉”“引流”“增加曝光”“上热门”。

于是,互联网上也出现了俯拾皆是的相关教程。

一份针对快手用户的涨粉教程里写道:“时刻关注时下互联网热点,紧追热点吸引眼球。”

另一份针对抖音用户的涨粉教程里也有类似内容:“简介蹭爆款,简介并不完全等于内容,可以在简介上下一点小心思,从而蹭一下爆款事件的流量。”

突围之路,越来越窄

侯美丽发布第一条视频时,在抖音获得了六千播放量,这让她第一次感受到被关注的兴奋,后来她的丈夫才告诉她,为了支持她,自己给这条视频买了“抖加币”——抖音用户可以通过这种购买方式增加视频播放量,提高视频曝光的几率。不过,后续的不少视频都没什么水花,侯美丽这才有了“头敲面包蟹”的想法。

从事视频内容策划的叶佳辉说:“很多前期投入是基本徒劳的,因为很难带动‘新关注’,只有拥有一定量粉丝数再投放相关成本,才能滚动雪球。”

然而,一条视频能不能火,更像是一种玄学。“我两分钟随手拍的东西四百万播放,一年多了每天还都有人点赞,这上哪说理去?”麻药说。

能做出一个爆款,才是涨粉的利器,但爆款并不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优质内容”。

“每个创作者对于‘好’的内容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大家很难去创作‘自己觉得好又能变现’的内容,有时候大家在创作前会想‘我这次要搞一个好的’还是‘流量好(好赚钱)’的。”麻药说。

焦虑形成了一个链条——对变现的焦虑,引发了对流量的焦虑,而对流量的焦虑,最终落到了对内容的焦虑上。

“我觉得大家现在都非常着急,就是急着火,做了一两个月觉得没什么水花,就绝望。”麻药说:“对接广告商、品牌的时候,大家也会说,这个号如果几个月看不到量,就完了。”

李红旗无奈地说:“早年用优质内容获取优质用户的状态已经不复存在,大家追逐的是说话能不能‘单压’,是不是‘高质量男女性’,是不是有颜值。内容永远是王道,但做了这么久的内容,看到优质的有创造力的内容也是越来越少。”

根据 《QuestMobile中国移动互联网2021半年大报告》,整个短视频行业月活用户已超过9亿,用户活跃渗透率近8成。当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着成为“网红”的梦想时,获取关注的路却似乎在变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