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猎”全红婵,这是得了一种病

2021-08-14 07:58:55 作者: “围猎”全红

“博眼球的、奇奇怪怪的内容,也能成为流量。毕竟‘有槽点’比‘有意思’在这个流量环境有卖点。欣欣向荣的其实都是少数,大多的号都是赚的小钱。”李红旗说。

除了“蹭热度”,策划假事件、假人物,用卖穷卖惨卖丑博眼球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很多人都很难挺住,不得不加入其中。”麻药说。“现在流量获取真的越来越难了。”

流量与迷失

通过短视频平台,人们的目光可以追随热点、推动热点事件的进程、发现普通人生活的美好瞬间,无数“素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短视频平台展示自身的闪光点,从而实现梦想。

从这个角度而言,渴求流量并非博主与主播的原罪。只是,当渴求流量时失去了价值导向,就必然迷失。

2021年2月,国家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2019年10月,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亦发布过《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及《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在以上规定的基础上,各大网络短视频平台亦有自身的内容审核规范、直播行为管理规范等。

被“流量饥渴症”所左右时,有的人便忘记了公序良俗和被平台处置的风险。

网友们高速地刷着视频和直播,对于博主和主播们来说,他们只有几秒钟的时间来左右网友是否愿意留在他的主页和直播间当中。

叶佳辉表示,在这种情况下,越是刚起步、没有资本用其他手段来引流的,越热衷于通过“蹭”来免费引流,找不到做内容的方法时,只能用这种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实现快速涨粉,这就有了那些屡禁不止的对热点的“围猎”。

MCN机构作为帮助博主和主播们实现流量变现的经纪机构,某种程度上也承担着对内容把关和约束的责任,而没有签约MCN机构的“个体户”在发布内容前可能缺乏自我约束和内容管理意识。

“蹭热度这个事情,一开始的初衷也是为了吸引人,但要留住人还是需要持续输出有自己风格的内容,这就像我收到了一个店的传单,进去发现别有洞天,我才会留下。”麻药说。

麻药坚持想做高质量的内容,有人曾在抖音上私信她:“你做抖音是为了变现吗?”她回复:“是为了艺术。”

“我是做视频运营的,加个微信吧。”对方说:“艺术就是变现。”

那一瞬间,麻药哭笑不得。

(宝莺、麻药为化名)

监制:夏宇

编辑:顾佳 贇

制作:张静、万宏蕾、郭赛玲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