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金三角”的“生命接力”

2021-08-14 13:23:14 作者: 院前急救“金

“叮铃铃……叮铃铃……”早上八点不到,急救员徐俊刚换上工作服,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走,丽园路附近车祸,有老人被撞了。”医师陈国良听后提起自己的急救箱,迅速上了急救车,此时的驾驶员陆伟俊早已发动好急救车准备出发。

接电话,跑下楼,发动车子,拉响警笛……不到两分钟,急救“金三角”便到达车祸现场。穿过围观的群众,陈国良见伤者意识清醒,便反复询问老人刚才发生了什么,这是为了判定是否因为车祸伤及头部而导致了脑震荡,接着他又让老人抬起手臂检查是否有脱臼或骨折等问题,待伤势检查完毕,陆伟俊和徐俊将老人送上急救车,就近送往第九人民医院。

每辆急救车上一般配有三名工作人员,一名驾驶员、一名急救员和一名急救医师,和陈国良同时当班的是驾驶员陆伟俊和急救员陈俊,日积月累的默契已经让三人形成了一个“急救金三角”,“三位一体”又各有分工。对于医师陈国良来说,这30多年来,提早半个多小时到达急救分站,和上一个班头的同事交接工作,并检查一遍工作所需的担架和药品,早已是习惯。

同样急救工作的过程中也有不少误解。陈国良告诉记者说,“我每一次奋力抢救病人,可难免还会被家属误会,我也理解他们的心情,所以我依然要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得起自己身上的这身制服。”虽然工作各有侧重,面对的考验不尽相同,但“急救金三角”也有一个共同的感触,“每次把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救回来的时候,那种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对他们来说,调度指挥中心打来的电话铃声就像是发令枪,接下来便是分秒必争,因为终点等待着的是生命。

记者 / 朱影影

编辑 / 陈露露

图片 / 朱影影

来源:上观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