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伦蒂诺”游艇火灾调查:船尾冒烟迹象被忽视,涉事游艇两个月前刚过检

2021-08-14 13:27:40 作者: 上海“伦蒂诺

公安巡逻艇监控视频记录下了陆静军救援被困人员的场景

发完救生衣,驾驶员就“找不着了”

“幸好大家都穿着救生衣。”陆静军告诉记者,水上救援难度比在陆上困难很多:“救生衣是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我们只要上船,第一件事就是穿救生衣。”

“救生衣是临时找出来给我们的。”杨先生告诉记者,游艇驾驶员向海事部门呼救后,随即从船舱里拿出几件救生衣,但是不够。“那个时候船舱里舱里边都有烟了,我和驾驶员又冲进去了一次,再拽出来了一批救生衣,才让每个人都穿上了。”

杨军说,发完救生衣后,驾驶员就“找不着了”。火势愈发猛烈,他非常紧张。幸而因为自身职业关系,杨军有较为丰富的应急救援经验。危急之中,他和朋友一边展开先期灭火自救,一边将家人朋友和服务员疏散到甲板上。

据杨军回忆,他先组织家人朋友和女服务员,站到甲板的上风口位置,避免吸入有害烟尘;然后跟一名男性朋友用灭火器展开自救,“艇上一共5个灭火器,我拿了两个,朋友拿了三个,对着船舷扑火”。然而,船身的火势却越来越大,船的底部被烧得泛起红光。

在等待外界救援的过程中,乘客们惊慌加剧。“冒黑烟后就几分钟,火已经从船尾烧到船舱了……”杨军说,他们几乎就要准备跳水了。千钧一发之际,公安巡逻艇及时赶到,小孩、老人、女士、男士,按照这样的顺序,杨军一行在陆警官帮助下完成人员转移。“这个时候我才再次看到驾驶员,他和我们一起跳离游艇,转移到公安艇上。”

回忆整个脱险过程,杨军认为,游艇驾驶员在分发救生衣上“做得还算得当”,但没有看到对方协助灭火、疏散和安抚乘客。“他可能已经尽力了,只是缺乏应急救援的经验。”杨军说,“如果刚冒白烟时,驾驶员就立即呼救、处置,也许后面的情况不至于这么糟。”

最紧急的时候,游艇驾驶员去哪了?据凌祖进介绍,当时驾驶员应该在驾驶室内操作,试图将游艇停靠到码头。记者还了解到,另一名代表游艇运营方的女服务员,一直陪在乘客身边,但并不具备驾船能力。

“伦蒂诺号”游艇的人员配置是否合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规定,一般船舶出航时至少应配备一名驾驶员和一名值班水手,不过“军用船舶、渔船、体育运动船艇以及非营业的游艇,不适用本规则”。海事部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从规定看事发游艇配备一名驾驶员的行为并不违规。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额定乘员12人以下的“伦蒂诺号”游艇事实上在从事载客营业行为,游艇起火后,驾驶员的应对显得“分身乏术”。

“这种情况下,只要求游艇配备一名驾驶员真的合理吗?”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一旦载客游艇出现火灾等紧急情况,只有一名驾驶员很难同时兼顾驾船靠岸、疏散乘客等必要的应急处置操作。

涉事游艇两个月前刚通过检验

事故发生后,游艇本身及相关设备是否安全合规,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包括游艇在内的各类船舶和汽车一样,都要进行定期检验。具体到游艇,根据不同材质,对检验年限的要求有所不同。根据海事部门提供的船舶检验规定《游艇法定检验暂行规定(2013)》,金属材质的游艇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及以后的检验间隔时间分别为5年、5年和4年;纤维增强塑料材质的游艇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及以后的检验间隔分别为3年、3年和2年。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的船舶检验服务一般由海事局船舶检验处或船级社提供,主要检验船舶结构和设备的安全性。船舶通过检验后获得船检证书才能出航,船检不过关的船舶会被海事部门扣留。

凌祖进告诉记者,“伦蒂诺号”游艇在事发前两个月,也就是今年6月中旬做过船舶检验,并取得相关检验证书。负责检验的是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公安、海事部门均证实了这一说法。

但记者也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火灾事故原因调查的初步结论是“因设施老化发生自燃”。

据了解,“伦蒂诺号”游艇为玻璃钢材质,属于纤维增强塑料。一位游艇行业媒体主编向游艇供应商求证了“伦蒂诺号”的信息后告诉记者,这艘游艇船龄近10年,期间经过一次转让,平时出航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