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女生遭多名女生狂扇耳光,处罚太轻引热议

2021-08-17 16:37:14 作者: 安徽一女生遭

8月4日15时,安徽歙县女生朱某某(14岁)与王某某(14岁)在餐厅相遇。

两人曾在qq上发生争吵,这次偶遇直接点燃了“火药桶”,王某向朱某某提出约架。

16时王某带着10余名女生和朱某来到附近一公厕,对朱某某实施欺凌。

王某扇了朱某某十几个耳光后,见女生们不敢动手,对众人说道:“没事,出事我扛着。”

一名穿白色长衣的女生受到怂恿,对着朱某某用力连扇3个大耳光,打完叫嚣着:“哭,哭什么哭!”旁边的女生惊叹道:“这么猛的吗?平时这么猛吗?”

接着王某走上前,继续对朱某某连续扇耳光,旁边有人为王某报数:1、2、3…18…,还有一名女士笑嘻嘻的用手机拍摄。

8月16日,警方公布调查结果,公安机关对王某某等10名违法行为人的寻衅滋事行为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其中对1人处以行政拘留14日的处罚;对王某某等3人分别处以9日至6日不等的行政拘留处罚,因该3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依法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2人因不满14周岁,依法不予处罚,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其他4人因情节轻微依法不处罚。同时,相关部门已对被侵害人朱某某开展心理疏导等工作。

警方对10名侵害人的处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认为处罚太轻,未成年人不能仗着年龄小就可以胡作非为。

在相关规定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负刑事责任。

此案中10名女生对朱某某的伤害,显然没有达到刑事责任标准,警方的处理有理有据。

那么面对未成年人之间的欺凌,我们该如何教育下一代?

很多未成年人之间发生摩擦,解决方式非常简单粗暴,能动手绝不吵吵,比如事件中的王某,召集数名女生为自己出气。

很多家长和专家说遇到“校园霸凌”打回去,如果孩子有把握打赢,家长可以这样教育孩子,如果像事件中的朱某某1V10,教育孩子打回去无异于害了孩子。

未成年人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

可以预见忍气吞声不是一个好办法,只有反击才会让对方有所收敛。

综合各方面考虑,唯有报警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维权效果最好。

来源:文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