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宣传 | 开学在即,万恶的骗子开始瞄准未涉世的大学生!

2021-08-17 23:15:23 作者: 反诈宣传 |

近年来,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持续高发,大学生成为受到诈骗侵扰的重要群体。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小编特意为大家列举几类常见的诈骗类型和防范技巧,请老师、家长和同学们认真阅读学习,远离电信网络诈骗陷阱。

1 兼 职 刷 单 诈 骗

诈骗分子通过兼职QQ群等途径发布虚假兼职广告,谎称刷单后会退款并返利。前期通过返还小利获取受害人信任,随后以付款超时、账号冻结等理由让受害人继续刷大单,直到切断联系后消失。

警方提醒

网上商城“刷信誉”等虚假交易行为已被明令禁止,它危害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并非正当的兼职,不要进行任何形式的刷单。

2 网购退款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网购信息,假扮客服,以订单丢失、商品缺货等理由要求退款,诱导受害人点击带有“木马”程序的退款链接,获取银行卡、支付宝账户、验证码等信息后盗取资金。

警方提醒

网络购物不存在订单丢失等情况,如有疑问可直接联系购物网站客服电话,陌生链接、二维码一律不要点击、不要扫描。

3 网络贷款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给“好处费”冒用大学生身份贷款,谎称会定期还款实则卷钱消失,致使受害人负债;或者虚构贷款公司,以不用还钱为幌子吸引大学生贷款,谎称放款前需缴纳费用,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学生切记不要受物质诱惑或者攀比高档消费而出卖个人信息,贪图小利通过非法渠道贷款后患无穷。

4 网络游戏诈骗

诈骗分子以低价销售游戏装备等为由,骗受害人汇款,收钱后消失或盗回账号;或以高价收购游戏账号为名,诱使玩家登陆钓鱼网站交易,获取银行卡信息后盗取钱财。

警方提醒

学生不要沉迷于网游,购买网游装备、道具要通过官方渠道,不要相信来路不明的交易链接或私下进行交易。

5 冒充熟人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手段窃取QQ、微信等社交账号,向亲友编造“急需用钱”“代缴话费”等理由,诱骗受害人转帐。

警方提醒

面对亲友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等方式称因紧急事项需要用钱的情况,一定要核实对方是否为本人,若一时联系不上,可与双方共同亲友沟通或向警方咨询求助。

6 补助金、助学金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民政局、教育局等单位工作人员,向受害学生打电话、发短信,谎称可以领取补助金、助学金,然后以资金到帐查询为由,指令其在自动取款机上进入英文操作界面,将钱转走。

警方提醒

申领补助金、救助金等事宜,应按程序向政府有关部门或学校提出申请,不要轻信陌生电话,有疑问要及时向学校咨询。

7 冒充公检法诈骗

诈骗分子自称警察、检察官、法官等,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等严重犯罪,并制作虚假“逮捕证”“法院传票”等,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

警方提醒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不会通过QQ等互联网途径发送“逮捕证”,更不存在所谓“安全账户”,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并要求转账的,都是骗子。

8 花呗套现、借呗提额诈骗

诈骗分子引诱受害人使用“花呗”购买指定商品,谎称扣除一定“手续费”后将剩余钱款打回原账户,实则收款后拉黑受害人;“借呗提额”诈骗则谎称提额前需缴纳一定费用,受害人缴费后被拉黑。

警方提醒

套现提额等网上信息大都是骗局,保持良好的消费还款记录,才能获得良好的信用额度。

9 网络赌博诈骗

诈骗分子制作虚假彩票网站,在网上伪装成“白富美”、“高富帅”等添加微信、QQ好友聊天,诱骗受害人登陆彩票网站进行投注,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天上不会掉馅饼,虚假网络赌博平台可在后台更改数据,诈骗分子可随意调整玩家输赢概率,不要图新鲜刺激而陷入赌博骗局。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