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件发布:基层医疗机构处方有变,村医或将受限

2021-08-18 21:24:33 作者: 国家文件发布

基层医疗机构处方有变,村医或将受限!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联合印发了《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针对慢性病患者长期用药的需求,提出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具长期处方。

但是,长期处方首次开具却提出更高要求,村医或将受限。

首次开长处方,必须中级职称

在我国乡村地区,慢病患者更愿意选择村卫生室看病,除了距离家里比较近,村医对乡里乡亲的状况也很熟悉,能及时根据病情变动处方,也得到大家的青睐。在慢病处方的开具上,安全始终是首要任务。

合格的药方离不开合格的医师。《规范》特别强调了首次长期处方的开具,应当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相关专业的中级职称医师,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级职称医师开具。

总的来说,慢性病长期处方首次开具,必须要中级职称才行。

《规范》在附则中明确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定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医务室、门诊部和诊所等。这些基层医疗机构分布广泛,但具有中级职称的医师则属于少数,相比于医疗资源更加丰富的卫生院,符合中级职称的村医则更加稀少。

因此,长期处方开具发生大变化:未来大部分村医不再有单独为患者开具慢性病长期处方的资质,需要更高职称的医生才能完成。

村医开长处方,4个办法来帮忙

职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证明医生的诊疗能力。但对村医群体来说,他们更注重实践能力,理论与学术是其短板,患者来了能治好病是他们立身的基础。

没有职称的村医怎么办?长处方彻底不能开具了?答案是否定的,村医可通过这4种方式开具长期处方:

1、沿用中级职称医师开具的处方

这种情况属于长处方再次开具,对村医是没有限制的。

长处方首次开具的要求很高,要对患者的既往史、现病史、用药方案、依从性、病情控制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这就保证了处方的科学有效,因此,患者找符合条件的医生开过的药方,村医可以直接沿用。

2、通过远程会诊、互联网复诊、医院会诊等途径,在医联体内具备条件的上级医疗机构指导下开具长期处方

县、区、市级医院都是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距离村卫生室距离较远,如果村医不能开长处方,对于患者取药会带来很大困扰。借助于信息化技术,为村医和患者带来新的便利,通过远程会诊等,有条件的医师可以为村医提出合理建议,帮助村医开具长处方。

3、通过签约家庭医生开具处方

除了为慢性病者开具长处方,家庭签约医生还需要实时监测患者病情,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评估该药方能否继续使用。

4、边远、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放宽要求

《规范》不是强行要求统一执行,而是鼓励地方部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地区的村医可以关注当地长处方的政策。以江苏为例,当地卫健委要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乡村医生,可以开具常见病、多发病的常用中成药处方(含长处方)。

这些开方要求,村医必知

随着医改不断深入,村医使用高职称医师开具的处方,或将成为常态。慢性病用药不当,也容易出现生命危险,一旦开出错误处方,将会给患者带来危险。以下几点长处方开具要求,请大家一定牢记:

1、处方停用后,按首次管理

下列3项情况,需重新评估患者病情,判断是否终止长期处方:患者长期用药管理未达预期目标、罹患其他疾病需其他药物治疗、患者因任何原因住院治疗。

特别提醒,停用后再次使用长期处方的,应当按照首次开具长期处方进行管理。患者可能需要再次找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开方。

2、慢病处方最长12周,超过4周要注意

根据患者诊疗情况,长处方处方量一般在4周内,最长不超过12周。对于超过4周的长处方,医师应当严格评估,强化患者教育,并在病历中记录,患者通过签字等方式确认。

3、这些药物,长期处方不能开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