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徐小玲
徐小玲(左)在疫情防控卡点值勤。杜挺勇 摄
“关键时刻显担当,徐小玲在小区就是榜样。”“徐小玲母亲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可她还是坚守在防疫一线,舍小家为大家。”如今,走进解放区七百间街道环北西路社区化三西院,居民们会不约而同夸一名叫徐小玲的志愿者。
8月18日,徐小玲和其他志愿者还在小区门口的疫情防控卡点值勤,居民看到徐小玲都会主动配合测体温、扫码等。一位志愿者说,徐小玲在小区是有名的热心人,人缘好,她开展工作大家都特别支持。
今年52岁的徐小玲平时很配合社区开展的各种服务工作。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助、谁家出现纠纷需要调解,总能看到她的身影。今年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后,徐小玲又最先站了出来。社区开完动员会,她和另外几名居民最先行动,搭建起防疫卡点,学习要求规范,安排工作流程。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徐小玲就是志愿者。经验丰富的她迅速理清思路:除了卡点严防死守外,第一要加强宣传,因为部分居民开始对疫情防控不重视;第二要发动更多居民开展志愿服务,全面排查、消杀,做到群防群控。
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忙忙碌碌的徐小玲树起了标杆。在她的号召影响下,小区志愿者队伍迅速扩展到近20人。在化三西院,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也走在前列,处处都有徐小玲的汗水和功劳。“入户排查,一个单元一个单元进。天热的时候口罩被汗水湿透,徐小玲从不喊苦累……”小区一名志愿者说。
大家说,最让人感动的是徐小玲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原来,徐小玲平时和母亲居住,老人已经86岁,行动不便,平时需要在身边照顾。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徐小玲担起更多责任,工作休息间隙才会匆忙回家看看母亲,并做好饭菜,又匆匆赶回工作岗位。
小区居民说,徐小玲不提特殊要求,克服困难,真的让人感动。徐小玲却异常谦虚地说:“我其实很平凡,社区和所有的志愿者都付出太多,只要大家一起贡献力量,一定能取得胜利。”
02
王时振
王时振(左)在卡点教民工扫码。赵改玲 摄
“来,我教你咋注册。”
“戴上口罩,安全第一。”
8月18日11时30分左右,是志愿者王时振每天最忙的时段之一,从8月2日在村口卡点值勤以来,作为示范区文苑街道芦堡村党员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王时振没有翘过一天班。
王时振是一名“90后”,是体彩网点店主。在他们家族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是家族最为荣耀的事情。受家庭影响,上大学时,王时振就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处处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我是党员我先上”的精神激励着王时振,他不顾个人安危,做起了义务“快递员”,每天开着车义务送菜,不仅给芦堡村村民送菜,还给附近的几个小区送过菜。
这次疫情卷土重来,王时振说,他们是“涝”“疫”结合,7月18日至8月1日,王时振和村里的党员一直在抗洪抢险、守护大堤;8月2日起,开始在芦堡村村口防疫卡点值勤,和身边的党员志愿者一同当好“守门员”,为村民守护好第一道防线。
每天,王时振主要工作是监督进村的村民和外来人口扫码,给小孩和老人办出入证,还要数据统计、外来人员信息登记、入户排查。说到入户排查,该村流动人口有8000多人,王时振和同事一个个排查,目前已进行了三轮排查,所有人都是绿码。
这样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并不简单。村口防疫卡点没有空调,也没有遮阳的树木,王时振每天都要晒太阳;越是饭点通过卡点的人越多,大半个月以来,王时振没怎么好好吃饭。“正好减肥了。”王时振自嘲地说。前几天,芦堡防疫卡点开始实行24小时工作制,王时振经常从0时值班到4时左右。
作为一名“90后”、两个男孩的父亲,本应该以挣钱养家为主,可王时振却愿意放弃挣钱时间和机会,去做毫无报酬的防疫志愿者。王时振说:“虽然我很渺小,但做得事情很伟大。”